52年前,歼8首飞由这位青岛老兵驾驶

在11月3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顾诵芬、王大中两位院士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顾诵芬院士被称为“歼8之父”,而歼8作为我国研制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在我国航空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佳木斯路院区,居住着这样一位老空军,曾担任歼8战机的首位试飞员,圆满完成首飞任务,这位老人就是尹玉焕。

刚学习飞行就像“听天书”

1932年出生的尹玉焕,17岁参军入伍,先后在陆军、空降部队服役,1951年被挑选为飞行员开启了飞行生涯,一直到1981年转业,一飞就是30年。 “当兵后,我先是在陆军服役了一年,后来国家组建伞兵部队,我就被调走了。 ”提起自己当伞兵第一次空降时的经历,尹玉焕历历在目。 “一开始也不敢跳啊,当时我们在800米高的上空,心里很紧张,看到前面的战友跳下去了,我就心想赶紧跳下去,离得近一些还能有个做伴的,索性眼睛一闭就跳下去了,结果降落后发现大家都相距非常远,不可能降落在同一个地方。 ”尹玉焕说,在顺利完成了两三次空降训练之后,基本上就适应了这种感觉,胆子也变大了。

尹玉焕向记者讲述年轻时驾驶战机的故事。


空降兵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严格,而这也为尹玉焕在后来被挑选为飞行员打下基础。 “伞兵的挑选本身就是比较严格的,所以当时挑选飞行员时大多都会从伞兵中选拔,再进行严格检查,我们伞兵同一批很多战友都通过选拔成为了飞行员。 ”

对于从未接触过战机的尹玉焕来说,成为飞行员后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1951年底,我进入航校开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听不懂。 ”尹玉焕说,自己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更不用说作为飞行员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了,刚开始就好似“听天书”一般。 “教员在讲课时常常提到大量专业术语,大家都不会,就只能逼着自己去了解、学习,确实费了一番功夫。 ”尹玉焕说,在学习了一段时间,能够熟练掌握后,大家就开始上空中实战飞行了。 “一开始是学习简单的初级操作,后来开始学习飞‘四种气象’,就是白天的一般天气和复杂天气,夜晚的一般天气和复杂天气,逐渐将地面理论学习和空中实际操控进行结合。在空中飞行对操控的要求精度很高,要是遇到突发问题,操控时间都是按秒计算,不得有失误。 ”尹玉焕介绍,平日里经常进行飞行训练,一个月中大约要飞行十余次。

一生中荣光时刻驾驶歼8完成首飞

30年的战机驾驶履历中,尹玉焕曾开着战斗机在东北、东南沿海一带上空飞过。 “可以说,在我转业前,当时空军所有的喷气式战斗机,我几乎都飞过。但对我来说,一生中的荣光时刻还是驾驶歼8战机完成首飞任务。 ”

尹玉焕年轻时驾驶战机的照片。

为做好歼8试飞准备,1968年5月,空军任命彼时担任11航校中队长的尹玉焕和试飞员鹿鸣东为歼8机试飞员。尹玉焕和鹿鸣东听取设计人员介绍歼8飞机性能及使用维护特点,参观了风洞与静力试验,为试飞做了技术准备。

“12月,我们开始进行首次滑行,由我和鹿鸣东执行。当时是我第一个先试飞的。”首次滑行结束后,尹玉焕报告,歼8滑行方向性、安定性较好,发动机加速性能比较好,飞机转弯性能好,但存在前轮摆振、左发排气温度低、油门比较紧,刹车冷气耗量大等缺陷。 “在刚开始滑行时,我就注意到前轮发生振动,后来鹿鸣东试飞时发现的确存在这个问题。 ”

试飞后,研究人员反复研究分析歼8存在的问题,发现还不具备首飞条件,便开始进行全面复查,攻克其中存在的问题。

“1969年6月底,我接到通知歼8战机具备首飞条件了,要求我们做好飞行准备。但是当时已经距离首次滑行过去半年时间了。 ”尹玉焕说,自从首次试飞后,这半年自己再也没有操控过歼8,如果需要进行首飞,至少需要一个周的准备时间。 “但是时间紧迫,命令我们必须马上做好准备,最终,我和鹿鸣东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准备工作。 ”

1969年7月5日清晨,在沈阳飞机厂的机场上,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英姿勃发地停在机场一端,等待着起飞的命令。这架飞机,就是中国飞机设计人员历时5年心血设计制造出来的新型战机“歼8”。彼时,担任试飞员的尹玉焕驾机进行一次高速抬前轮滑行,试飞现场总指挥、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当机立断,下令放飞。上午9点半,尹玉焕驾驶歼8飞机在跑道上疾速滑行,拉杆爬升,直冲蓝天,飞至3000米上空,做平稳欢快地盘旋,动作矫健而轻盈,机身苗条而细长,漂亮而美观。不一会,从塔台的话筒里传来尹玉焕的报告:“飞行正常”。飞机在两次通过机场上空后,平稳地降落在机场上,歼8首飞成功了!提起这段经历,尹玉焕依然十分激动。

内心深处一直有个“驾车”梦

从参军入伍到在空中正式飞行,再到后来从部队退役,多年的空军飞行员生活中,蓝天翱翔是尹玉焕的日常状态,但是他一直未曾有机会在地面上开车。 “大家都知道开飞机难,听说我以前开过飞机,但是从没开过车,大家都很诧异,总是鼓励我去学,可惜一直没机会,但我心里一直都有学车的念头。 ”尹玉焕说,其实自己一直想学车,可是60岁的时候,当时年龄刚好过线没去成。后来政策放宽年龄到70岁时也错失机会没学成,直到去年听说70岁以上也能学车了,心里就想着一定要赶上这次机会,圆自己的“驾车”梦。

“这么多年国家发展变化巨大,一出门就能看到满马路的汽车,而我作为一名老飞行员却不会驾驶汽车,心里很着急。”尹玉焕说,驾驶飞机翱翔蓝天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空中开飞机飞行范围广,但对操控要求高。而地面上开车虽然没有像开飞机的要求那么高,但是道路上各种规则和线路复杂,前后左右都要留意,上路限制要求也就更多一些。 ”尹玉焕说。

虽然开车和开飞机在很多方面相同,但是尹玉焕觉得自己既然有开飞机的经验,在设备操控能力上也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可惜的是,按照政策规定,对70周岁以上人员考领驾驶证的,增加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尹玉焕参加了两次考试都未通过。 “一开始还想试试,但后来想了想,我已经89岁啦,身体各方面的反应能力都跟不上,就决定放弃啦,不过也不遗憾,已经很知足了。 ”(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