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当选!青岛院士数量增至66人,他们是城市的底气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共有149人当选。其中,青岛有两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王军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经过层层筛选方能最终当选,被誉为“站在科研金字塔顶”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地区拥有的两院院士数量,可以衡量该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

加上新增的两位,截至目前,青岛共有在青两院院士66人,其中住青院士36人,聘任院士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2人,海外聘任院士5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4人为涉海领域院士。

这背后,是青岛这座以海洋科研为特色的科技重镇优势进一步彰显,不断为城市前行赋能。

01、站上科研金字塔顶的人

学术界流传这样一个排序:如果以博士为起点,将我国高端科研人才做成金字塔结构,那两院院士就是在千人、长江、杰青等人才之上,位于科研金字塔顶的人。院士再“往上”,就是诺贝尔奖得主了。

什么样的人才能站上“塔顶”?

除了政治站位、道德学风等基本要求,科研成果是最直观,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衡量标准。在明文规定里,中国工程院院士需要有“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需要有“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一般来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可以报名中科院院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可报名工程院院士。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才相当于获得评选院士的报名资格。

王军成

获得资格只是前提,科学家们还需获得中国科协推荐和现有院士提名,并通过初审,才可以成为院士有效候选人,参与接下来的层层选拔。

简单梳理一下,院士的“成长之路”大概具有这样的共性:发表至少100篇论文——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省级科学一等奖——获省部推荐参评国家科技奖——获得国家科学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报名增选院士——第一轮通过-第二轮通过——当选。

很少有人能一次性成功当选院士,先后参选多次是常态。因此,两院院士平均当选年龄约为58-59岁。今年新增的84位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8岁,新增的65位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4岁。

在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有效候选人名单中,青岛共有14位在列,其中4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评审,最终仅有王军成、陈松林2人成功当选,实属不易。

王军成出生于1952年,长期从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仪器装备研制,突破了海洋监测浮标系列关键技术,构建发展了海洋资料浮标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海洋浮标的系列化、产品化,支撑建设了国家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陈松林

陈松林出生于1960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鱼类基因组学、基因资源发掘和分子育种、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细胞培养和种质冷冻保存等,在其研究领域里填补了诸多空白,取得了多项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给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科技动力,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02、青岛,涉海院士的“集聚区”

此次青岛新当选的两位院士均出自海洋科研领域。事实上,作为海洋科研重镇的青岛,向来是全国涉海院士的“集聚区”。

翻开两院院士名单,文圣常、管华诗、麦康森、吴立新、李华军、包振民、侯保荣……这些我国海洋科研领域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来自青岛。目前,青岛共拥有36位住青院士,其中20多位为涉海院士;而这20多位院士,占全国涉海院士总数约70%。

他们是我国多个海洋细分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无论是在前沿创新,还是产业化、工程化应用领域,都有着不俗的成绩。

例如,前不久刚刚度过了百岁诞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便是中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物理海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海浪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在上世纪60年代便发表了“文氏风浪谱”,主持研究的海浪计算方法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没有大型计算机的情况下创造了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使我国的海浪预报工作迈入数值预报时代。

文圣常

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是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带领团队推动中国海洋药物的产业化开发,系统建立了海洋特征寡糖制备与应用开发技术体系,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在他发现的寡糖及其衍生物中,有一半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目前已有藻酸双酯钠(PSS)、甘露特钠(GV-971)等多个海洋原创新药上市。

管华诗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吴立新只有47岁,是当时中国海洋界最年轻的院士。长期从事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他发现了20世纪全球大洋副热带西边界流区“热斑”现象,承担了多项科技部、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发起“透明西太平洋—中国海—印度洋”重大科技计划,推动了大洋钻探船、海洋观测网等多项大科学工程的实施。

涉海院士集聚背后,折射的是青岛雄厚的海洋科研实力。除了涉海院士数量全国领先,青岛还拥有近30个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机构,占全国1/3以上,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0%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这也是为什么,在全国“海洋版图”中,中央和省委都对青岛海洋发展寄予厚望,把青岛放在全国沿海城市“第一梯队”。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就专门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6月23日,山东省委召开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青岛被进一步赋予“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勇担经略海洋先锋”的使命。

不久前,山东出台的“十四五”海洋发展规划中,更是赋予了青岛“一核引领”的重大使命。

要发展,就要增强责任感,站在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推动、承接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在青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个过程中,涉海院士更应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03、发挥好院士的引领作用

荣誉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院院士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放大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好地发挥院士作为“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两院院士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得高质量科研成果、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长期从事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其创新技术成果支撑了100余项国内外重要工程的安全建设与运行,工程总投资超过千亿元,经济效益超过百亿元,推动了我国海洋工程行业的科技进步。

从无到有,李华军还带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吸引我国海洋工程科技创新的重心向青岛转移,人才和项目向青岛汇聚。目前,海大工程学科位居全球学科排名第16位。李华军先后培养研究生、博士后100余人,培育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等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和科研团队研究十年,建立了以BLUP育种技术为核心的扇贝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培育出了扇贝新品种“蓬莱红”,不仅改变了我国扇贝养殖无良种的局面,也给当时深受病害打击的扇贝养殖业带来了生机,标志着海水养殖动物育种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30余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一直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引领了符合国情的水产饲料工业体系构建。团队系列成果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在全国60多家企业推广,其成果在主要产业化企业累计直接新增产值年超600亿元。

可以说,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都离不开两院院士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作出的重大贡献。

而今,青岛院士队伍再扩容,必将进一步发挥院士作为科技创新“排头兵”的重要作用,通过“关键少数”带动全面发展,为城市提升创新策源力、科技引领力注入更多智库力量。

如何在扩大海洋科研优势的同时,在更多科研领域创新发展,发挥院士凝才聚智的导向性作用,使院士成为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强大能量,让院士为城市发展“引领护航”,青岛还要做得更多。

作者 | 耿耿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