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年薪116115元!国家统计局发布36个重点城市“工资榜”,青岛排名升第9位

听到这个消息,想必你一定有话要说。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公布了全国36个重点城市(含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185026元)、上海(174678元)、深圳(139436元)、南京(138005元)、广州(135138元)、杭州(132188元)、拉萨(125998元)、天津(118918元)、青岛(116115元)、宁波(111286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比上年增加6878元。在前十名城市中,有9个城市来自沿海地区。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有“被平均”“拖后腿”的感觉,是因为这个年平均工资是针对城镇地区非私营法人单位进行统计的,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不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

统计反映的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因此,公布的平均工资比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要高。同时,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所在地区和经济效益不同,以及个人所属的岗位不同,工资水平有高有低。

青岛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16115元(折算成月工资为9676元),列36个重点城市第九位,较上年再提高一个位次,位列北方地区第三位、山东省第一位。

透过数据,可以发现一些“肉眼可见”的趋势性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是这个城市的自省与改变。

01、这或许是一个“拐点”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新一线城市,青岛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水平,都位居全国城市前排,但一直给人“工资不高”的观感。“低工资”的话题总能引起青岛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共鸣与“群体焦虑”。

真的是这样吗?这需要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衡量。

观象君查阅资料发现,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提供的测算数据显示,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144元,增长到2020年的55905元,增长了387倍;工资从1949年的323元到2020年的81231元,增长了250倍。

同期,青岛GDP增长了774.7倍(按不变价计算)。由此可见,青岛工资实现了大幅增长,但增速慢于GDP。

令人欣慰的是,一个趋势性的变化正在发生。

2016年-2018年,青岛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6616元、83539元、90840元,在36城中的排名连续三年稳定在第12位,与GDP的排名大体相当。在省内同期,济南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7012元、84645元、91654元。济南在36城的排名也一直在青岛之前。

从2018年起,青岛开始逐步缩小差距,到2019年,青岛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03125元,从上年落后济南814元,变为领先济南2532元;2020年青岛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2019年,青岛在36城中的排名从上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10位,一举上升了两个位次。2020年,再上升一个位次至第9位。在北方地区,青岛列北京、天津之后居第三位。在山东,青岛则稳居第一位,与经济龙头的地位相匹配。

连续三年保持“原地不动”后,又连续实现进位赶超,或许表明,青岛工资收入增长已经迎来“拐点”,未来,还将延续上扬、追赶的势头。

02、根本原因还是“蛋糕”做大了

“锅里”有,“碗里”才能有。青岛工资收入增长,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映射”。

从全国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居民收入,尤其是工资收入的增长都慢于GDP的增速。青岛也是如此(如前文所述)。

近年来,青岛错过了一些发展的风口,产业竞争力有所减弱,城市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在全国城市的竞争中优势减弱。

近几年来,青岛积极顺应产业趋势,调整产业结构,重塑核心竞争力,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城市实力不断增强。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城市排名的上升:2020年,青岛GDP为12400.56亿元,从2019年的全国第14位上升至第13位,大幅缩小了与领先者宁波的差距,与北方第二城天津的差距也明显缩小,同时,扩大了对追赶者长沙、郑州的领先优势。

经济发展就好比“做蛋糕”,发工资就好比“分蛋糕”。蛋糕做大了,每个人分到的蛋糕自然就多了。

2020年,青岛人均GDP为12.31万元,在36城中排名第十位。这个排名和青岛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排名(第九名)大体相当,也就是说,青岛显著弥合了城市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尤其是工资收入增长之间的鸿沟。

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对居民增收发挥“压舱石”作用。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082元,同比增长3.4%,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9.6%,拉动居民收入增长2.0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达53.9%,贡献最大。

国民经济的增长是由需求推动的,尤其是消费需求。今天,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4.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15.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9.5%。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也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注重需求侧管理。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必然带来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当然,这要遵循边际效用规律),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又将反过来拉动工资性收入的增加,进而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

这在消费领域表现明显。2020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03亿元,在36城中排名第十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17万元,排在南京(7.73万元)、上海(6.41万元)、北京(6.27万元)之后,位列36城第四位,超过了杭州、武汉、广州、深圳等城市。消费需求为拉动青岛经济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03、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

无论何时,经济增长都将始终是支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基石。因此,要想让不断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始终是不断发展城市经济,增强城市实力,夯实根基。

当然,低水平的粗放式增长,难以支撑高工资。这一点,很好理解。来看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754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9851元,金融业133390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2倍、1.44倍和1.37倍。北京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259729元,上海为270619元。

而最低的农林牧副渔业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只有48540元;住宿餐饮业、建筑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工资也都不高。

过去,青岛工资不高,问题同样出在产业上。去年3月10日,青岛日报回澜阁专栏发表署名海纳川文章《根在产业结构》,对青岛工资低的问题给出了理论层面的分析和具体的落地路径:

工资不高,实质是产业结构老化问题,传统产业比重太大,引领性创新产业太少、从业人员数量有限。传统产业依赖资本和要素投入,依靠扩大规模、压缩人力成本获取利润微薄,企业员工的工资自然就提不上去。

这几年,青岛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加快智能化改造,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率。尤其是以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加快发展。

2020年,青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2.6%;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7.9%。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39.6亿元,增长11.4%。2020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31.6亿元,增长12.4%,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蛋糕做大了,企业利润率提高,工资也就水涨船高了。

当然,在着力做大“蛋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分好“蛋糕”。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够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在基础性制度安排上,要做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协调配套,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工资决定、工资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综合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手段,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在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不应仅仅当把提高工资性收入当成是经济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还要将之作为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并遵循、用好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这一规律,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力。

作者 | 观象君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