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终端产品从工业级到食品级,再从食品级转型升级到医药级……
吴仕鹏:用20年完成“三级跳”
对话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
董事长吴仕鹏
写在前面的话
步入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大洋”)办公楼,一块题为“集团2021-2023年新建重点项目”的展板引人注目——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项目、国际海洋寡糖制备中心产业化项目、海藻营养食品智能化生产线……展板上呈现的10个项目中,既包含站在行业国际前沿的医药级应用,也有可以送上百姓餐桌的海藻终端食品。它们大致勾勒了小小海藻背后,创始人吴仕鹏带领聚大洋探索的海洋产业的广袤世界。
记者是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来到坐落在西海岸新区的聚大洋产业园的。刚刚结束内部会议的吴仕鹏,穿着和普通员工一样的企业制服。相对而坐,他有些许地不苟言笑。谈海藻、谈技术、谈项目、谈海洋产业,他如数家珍,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董事长 吴仕鹏
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吴仕鹏而言,“海洋梦”早早地就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37年前,他从学校一毕业就投入到海洋产业。那时的他,或许还不知道,从此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海藻产业化旅程。2001年3月,他辞去国有企业高管职务,创立聚大洋,靠30人的团队和5个股东凑起来的86万元启动资金,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创业之路。
20年后,聚大洋在从工业级到食品级再到医药级的跨越式发展中,缔造起了一个跨界生物医药、功能食品、动物营养、个人护理、现代农业、纺织材料多个行业应用的“海藻王国”,划出了一条产品价值不断攀升的昂扬曲线。而这,也是海洋产业的发展曲线。
作为这条曲线的“执笔人”,在吴仕鹏看来,这只是一个开始。海洋产业正在兴起,行业刚刚迈进了高端化发展的门槛,未来还有更加广阔无垠的空间等着他的团队去探索。
在聚大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一面墙上,“聚力前行”四个大字赫然其中。它或许代表着吴仕鹏这一代乘风破浪的海洋企业家,在“向海图强”创业道路上由衷的心声。
●我和海藻打了30多年的交道,现在,我们正在迎来海洋产业的春天。
●如今的海洋产业,正在大跨步地走向新兴的海洋生物健康产业。在海洋生物医药科研领域,我们中国、我们青岛已经有很多成果走到了世界的前头,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这些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实现产业化,推动海洋产业向更高能级跃进。
创业20年,正在实现第三级跳
创业20年,我们见证着海藻产业不断向价值链更高端迈进的过程。
用海藻胶作为原料来生产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打造世界首家海藻植物空心胶囊生产基地,是聚大洋眼下全力推动的重点项目之一。从我们的研发团队和中科院化学所合作研发开始算起,这一项目实现产业化用了6年的时间。
海藻多糖空心胶囊的原料取自海藻,和现在市场主流的动物明胶胶囊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具有药物稳定好、干燥失重小、重金属含量低等特点。同时,海藻胶本身就具有保健功效,能够帮助吸附人体中的重金属物质。此外,这一胶囊还深受素食主义者的青睐,市场适用性强。
目前,我们在这一领域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阶段。今年,我们与西海岸海洋控股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青岛盛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世界一流海藻胶囊产业化基地,从最初的2条线到现在的8条线,每条生产线年产能4亿粒。我们还在加快进行智能产业线的扩建。在未来的3年到5年里,聚大洋要建成200条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生产线,达到年800亿粒的生产规模。即便做到这么大的体量,我们打开的也只是空心胶囊市场的“冰山一角”。作为新兴的产品,我们把成本做到有竞争力,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这个项目在聚大洋乃至海藻产业的发展历程上,都具备里程碑的意义。它极大地提升了海藻产品的科技价值和附加值,标志着我们完成了海藻终端产品从工业级到食品级,再从食品级转型升级到医药级的“三级跳”。
从最开始把工业胶卖到国际市场,到以食品级褐藻胶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到现在进军生物医药、康养保健领域,20年间,聚大洋实现的每一次跨越,背后都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在科技研发投入上,聚大洋一直都是既要自主创新,也要协同创新。我们实现了自主创新体系和产学研协作研发体系“两条腿”走路,这让我们得以在每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都能迈上一个大台阶。
我们与国内外的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建立了协同创新的机制。早在2013年,我们就与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建立了产学研联盟,双方共建了先进海藻生物联合实验室,开启了中国藻类企业与国外大学联合推进海藻加工从化学向生物技术革新的先河。
目前,我们和管华诗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合作建设的青岛国际海洋寡糖制备中心产业化基地,也是通过产学研协作推动产业高端化的代表。这一项目就是要把管华诗院士潜心多年研究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的核心技术,从实验室里搬到产业线上。它将把我们生产的海藻胶初级产品褐藻胶、卡拉胶、琼胶里的海藻多糖,变成海藻寡糖。从“多糖”变成“寡糖”,一字之差,实现的却是海藻功能食品向具备药理作用的保健品和制药原料的“跨界”升级,海藻胶产品的价值也将实现数十倍的提升。
市场的声音,就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强音
以往在海藻产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加工褐藻的企业,不加工红藻;加工红藻的企业,不加工褐藻。
这其实是由海藻的“脾性”决定的。褐藻和红藻是目前人类开发的商业化价值利用最高的两种海藻门类。褐藻和红藻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藻胶的分子结构都不一样。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褐藻胶具备热不可逆的特性,红藻胶则具备热可逆的特性。也就是说褐藻胶做成产品后不能再度受热溶解,而红藻胶则可以。
这一个显著区别,就决定了它们在生产加工、应用领域、客户分布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我们通过深度研发,在全球首家实现了同时具备两种藻类的开放加工能力,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这也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们也成为国内外首家集海藻育苗、养殖、综合利用、深精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式企业,打造了涵盖“龙头、龙身、龙尾”“一条龙”的产业链。
“龙头”,就是从源头抓起,建立国内外海藻原料基地。在国内,聚大洋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布局了21000亩海域养殖项目,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实现贝藻间养、海洋高效立体养殖和人工藻礁综合养殖。在海外,聚大洋在2014年出资500万澳元完成了对澳大利亚海藻公司AKP的并购。这是南澳州唯一具有海藻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通过这次并购,聚大洋不仅拥有了450公里海岸线的海藻采集权,还为当地解决了海藻资源消化利用量小、海藻腐烂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聚大洋还布局了智利褐藻、印尼红藻原料基地,持续开发新西兰、南太平洋岛国、南非、爱尔兰等国家的原料基地建设。
“龙身”,指的是聚大洋具备的同时加工红藻、褐藻、绿藻、蓝藻四大海藻门类的能力。作为世界同行业第一个能同时生产褐藻胶、卡拉胶、琼胶的全产业链企业,聚大洋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0%,在海外市场占有率高达35%。
“龙尾”,就是要把藻类加工的副产品变废为宝,以海藻渣这一副产物为原料生产海藻肥、海藻饲料、海藻膳食等综合利用产品,引领海洋开发方式从“资源-产品-污染物”的单向流动型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打造生态式、全球化的海藻综合加工全产业链生态圈。
聚大洋创业进程中的每一次新的探索,都来自市场的需求。我一直认为,市场的声音,就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声音。只有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开发需求,这样就不至于迷失方向。
春天来了,海洋产业正在兴起
回顾聚大洋的创业历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人才和资本这两个要素,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所以我们一直注重自主创新,注重人才挖掘,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强身健体”来构建企业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也一直注重企业信誉,20多年来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没有出现过一次不良记录。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也在大力推进企业优质产业项目和国有资本的对接合作。我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探索资本合作的创新模式,和西海岸海洋控股集团国有平台公司进行合作,一起来投资推进重大项目。这其实也是城市营商环境的一个积极变化。
眼下的海洋产业,正在步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阶段。
“天时”,是指海洋产业的战略地位。现代海洋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陆地资源的消耗和海洋动物资源的过度捕捞,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植物资源,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为建设海洋强国做贡献,对我们而言,责无旁贷。
“地利”,是指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要把青岛的地理禀赋优势转化为企业和城市产业发展的胜势。
“人和”,是指我们背靠着青岛深厚的海洋技术支撑和人才基础。这样的“近距离”让我们具备与国内一流的海洋高校、科研院所及海洋高端人才深度融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努力推动这些前端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青岛有雄厚的海洋科研资源,却一直苦于缺少好的产业转化路径。再好、再先进的成果,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化,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它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推进青岛高端海洋科研成果在大健康等未来产业落地,是我们企业乃至整个海洋产业都要尽快突破的关键一步。
我们新建的产业线,都在采取智能制造的模式,通过工业互联网的“人机合一”等创新模式来推动海洋产业数字化,带动产业升级。同时,聚大洋目前在建的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园,占地180多亩,未来不仅要成为我们自己的研发和中试基地,还将招引孵化海洋科技产业链上的创新企业,打造海洋经济总部基地和海洋科技研发、校企联合产业化的新高地。
我们正在迎来海洋产业的春天。(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整理)
扫码看视频
《青岛制造·考工记》企业家访谈录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澜:
全球化就是本土化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也是历史上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最迅猛的20年。
20年间,很多企业演绎着精彩的“跨国故事”——从偏居国内市场的小字辈,成长为在全球市场拥有话语权的大块头。更重要的是,“入世”仅是起点,“跨国”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随着不久前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新一轮全球化的进程又将开启,在这样的节点,重思国际化当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
为此,本刊特别整理了在上周举办的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上,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澜对海信国际化经验的分享,相信透过海信的故事,我们会对全球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20年间,海信销售收入从162亿元增长到1700亿元,从2001年海外收入1.34亿元到2021年1-10月海外收入超过595亿元,海信的海外总营收占比42%,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从贴牌加工到拥有4个百年品牌、3个超50年品牌,2个超35年的品牌,服务延伸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无名的小公司成为海外消费者最熟悉的中国品牌,从统计表中的“OTHER”(其他)到电视全球第四,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市场占有率第一。海信“大头在海外”的战略正逐步走进现实。
从近三十年的“出海”历程中,海信得出了以下经验结论——
坚持制造研发本土化。这是赢得当地市场信任的基础保证,事实上也就是坚持长期主义的国际化,坚持重资产的国际化。通过研、产、销的本地化更直接面向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洞察行业信息,最终带动自身技术的升级,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赢得消费者口碑,实现在当地市场的扎根。这也是海信内部经常提到的“根据地战略”。
坚持品牌国际化。从2016年开始,海信成为2016欧洲杯顶级赞助商,到2018年,海信成为俄罗斯世界杯官方赞助商,再到联手欧足联成为2020欧洲杯全球合作伙伴,海信走出了一条品牌国际化的特色营销之路。作为唯一一家连续赞助四届世界级赛事的中国企业,海信全球知名度从37%上升到59%,海外销售收入从196亿元达到了700亿元,海外收入占比从不到20%升到了42%。可以说,海信是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路子上迈得最大、投入最多的企业之一。品牌国际化的直接收益就是效率,快速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快速获得客户的信任,缩短了海信国际化的路程,可以说没有品牌的国际化就没有企业的国际化。
坚持尊重当地文化,并移植海外管理。这是海信最近三年国际化新征程的重要经验。从2018年开始,海信先后收购了日本东芝影像、日本三电等世界知名的国际化企业。在市场看衰之下,东芝影像收购仅一年就扭亏为盈。2018年,海信收购了欧洲知名高端家电品牌Gorenje之后,迅速通过剥离不良资产、设立激励机制,2019年Gorenje亏损达4.3亿人民币,今年1-10月份已经实现盈利1.4亿人民币,海信正在当地加速建设年产400万台电视的新工厂,大幅提升销售额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总结其中经验,首先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这是并购国际企业的前提原则;其次是移植海信的管理经验,这是盘活这些企业的重要保证。而海信管理用五个经验总结,即干部作风保效率、成本控制保竞争、资金周转保健康、质量管控保品质、快速变革赢信任。通过快速转变让员工看到希望、提振信心、加强团队合作、经营快速向好。
从市场国际化到制造当地化、研发本土化,一直在连续收购外国企业且连续成功,海信也完成了从出口到并购、从输出产品到输出管理的国际化扩张升级之路。海信的经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此前,有一位深度观察了解海信的专家说,海信其实没有秘密,如果有,那就是长期主义,企业穿越周期最需要的正是基于长期主义的定力和执着。海信全球化之路依然艰难而充满挑战,但是20年的发展,让每一名海信人更加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向前总是充满希望。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整理)
青岛日报2021年11月23日9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