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大学有这样一个教学团队,自2005年以来,3次获得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建成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4门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具有2名山东省教学名师,编写的5本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并获得山东省一流教材及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授课效果常年得到学生的优秀评价。这就是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基础教学团队。
青岛大学的机械基础教学团队承担着全校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任务,每年为超过2000人次的学生授课。该教学团队目前的负责人是山东省教学名师、崂山区拔尖人才王继荣教授。
王教授介绍说,二十余年前,自己作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经历。当时在师忠秀教授的带领下,通过深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课外创新实践和课堂教学与改革相互促进等举措,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李培根院士曾指出:青岛大学机械基础课程“具有创新教育思想和鲜明特色,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王继荣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成长为机械基础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在这个较高的起点上,如何进一步的探索创新教育教学规律,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与建设推向新的水平,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这是王教授在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究期间始终思考的问题。她先后拜访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学府,比较中美高校课堂教学特点,深入思索,创新性地提出了结合科研项目将更多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的课程建设新思路。结合课程内容、提炼工程案例,编教案、改讲稿,新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当面对学生们求知探索的眼神时,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深深感到:再多艰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继荣教授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要把理论背后的思路讲明晰,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完善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她竭尽全力课堂讨论、专题研究、研究性大作业、创新实验、工程实际案例,她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把新媒体搬上课堂,图片动画、工程视频、网络资源都成了手中的教具;外出学习,听名师讲座,悉心钻研教学方法………就这样,她主讲的《机械设计基础》,自2007年起就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录制的课程2019年上线教学网络平台。她花了大力气重新修订了《机械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被学生称为考研的好帮手,并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哪怕将来不从事这个专业,这些能力的锻炼也会让学生终生受益。”王继荣用心良苦。围绕这个中心,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华航飞机失事的原因是什么?”王继荣的这句话,瞬间把所有学生的关注都抓过来了。
“螺栓的设计防松方法存在隐患,造成空中解体……”在引人入胜的故事里,王继荣把机械理论娓娓道来。每一节课的开头,都是王继荣反复推敲定下的方案。
2013年7月,王继荣带队参加大学生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中国区选拔赛,她和四名大学生在开往黄山的火车餐车上,疯狂地算题解题……这是集训两个月后最后的冲刺--全英文的讲授指导,放弃休息和睡觉的时间,一脸轻松地去安慰和鼓励紧张备战的同学们…..最终团队取得了全国第七名的好成绩,参赛的四名同学,经过大赛的历练,全部考上985和211名校的研究生。
仅仅从2005年至今,她辅导过的参加各种全国全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学生就有近100人获奖。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她,如果学机械的学生只懂理论,没有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就等于雄鹰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
于是,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她侧重实践教学改革,将基本验证型实验向工程实际延伸;策划和组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在这背后,是她无怨无悔的付出一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寒暑假期精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机械创新设计和机器人等大赛;千方百计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找各类实习的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开展纵向科研和横向工程项目,引导学生完成个性化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课程改革与建设没有止境。以王继荣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又建成2门慕课并在智慧树网站上线,收到了很好地效果;同时积极探索实践雨课堂、线下线上相结合等新的授课方式,将质量工程展开理论引入教学,创新机械设计理论教学,还将先进工程应用软件和工程实际案例引入教学,课程结合创新竞赛培养学生等,做了大量新的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王继荣教授非常重视教学队伍自身的建设。一是走出去,每年国内重要的教学研讨会都积极参加,紧密追踪国内高校新的教研进展;二是率先垂范,以科研反哺教学,科研项目转化的案例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开展教学讨论组会,让青年教师参加教师讲课竞赛和参与指导大学生竞赛,锻炼培养中青年教师。
目前机械基础教学团队已经形成了王继荣教授为带头人,张继忠教授、管殿柱教授为核心,孙浩洋、张艳平等中青年教师为骨干,青年博士为生力军的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相信,深耕讲台二十余年的青岛大学机械基础教学团队,会将良好的教研基础传承下去,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为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海涛)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