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城阳区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先锋时代风尚
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得益彰
在城阳,有一位远近称赞的好儿媳,她40余年来悉心照顾年迈婆婆,以实际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的纯良家风。她就是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居民徐秀玉。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徐秀玉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的城阳,拥有全国道德模范宁允展,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李延照,全国最美家庭孟凡彬家庭、纪燕家庭、周龑家庭,中国好人徐立强、矫爱法、刘秀满、季德金……他们成为重要的道德资源,引导人们崇德向善;他们所代表的善良、包容、无私、奉献、感恩等优秀传统美德,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孕育出更多“新故事”。
自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以来,城阳区围绕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创新建设并启用了全省首家新时代结婚礼堂,为新人举办富有仪式感、喜庆感,浪漫简约的新时代婚礼。充分发挥全区660支特色小队、9万余名志愿者的作用,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五送”活动,让群众在文艺实践中获得健康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的全新“生态链”,实现文艺传播方式从“送”到“种”、文艺活动主体从“文艺工作者”向“广大人民群众”的转变。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剪纸、书法、古典诗词、民乐演奏等,将传统文化融入节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建5支“记忆管家”志愿小分队,采访社区老党员、“五老”人士等,记录过去的光辉历史和峥嵘岁月。组建1.1万个“志愿楼长”小分队,上门宣传党的政策,收集居民需求,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城阳区志愿者正在进行剪纸技能培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城阳区打造了1个中心、8个所、317个站,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并不断深入推进“阳光城阳”建设,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化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先锋时代风尚,在不断创新中打造城市文明新高地。
“阳光城阳”会客厅
坚守良善初心、直面新冠的疾控先锋宋青;临危不乱、生死竞速的95后“最美护士”王归来;24年潜心育人,绚烂了无数人童年的小学校长郝玉芹;危难之时挺身而上的海上救人英勇群体……这批散落在城阳各个角落的道德楷模,用真情善念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用凡人善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成为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典型。
从2014年以来,城阳区持续开展“城阳身边好人”月评活动,推荐评选各级道德模范,年底评选表彰“感动城阳”道德模范、星级志愿者等活动,连续五年每年举办城阳区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对区级以上道德模范给予表彰奖励。每年为道德模范和文明市民免费查体、赠送报卡,邀请道德模范参加全区重大节庆活动,作为证婚人参与文明实践新时代婚礼仪式等,从各方面礼遇道德模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 伟 通讯员 刘艺璇)
青岛日报2021年11月27日1版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