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评说 | 快堵死那些“血盆大口”吧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明明是很好的规章制度,到某些人那里却走了样、变了味,甚至成为一张“血盆大口”,朝弱势者狠狠扑过去,一口咬下。这些人利用制度漏洞,钻政策空子,只为一己私利而动。对于他们,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能“罚酒三杯”,而是必须挖出病根,堵塞漏洞,正本清源。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正常表达,“哭”似乎更能吸引眼球,特别是那些平时被认为颇有话语权人士的无奈之哭。比如,一周前的记者“小莉之哭”,而今河南封丘县又有了校长之哭。当然,从目前情况来看,应该为这位校长点赞,如果不是他的泪水,恐怕就很难揭开当地“问题午餐”背后的盖子。

11月23日,吃过学校的营养午餐后,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30多名学生出现呕吐、拉肚子现象。该校的王校长接受采访时掩面痛哭,称“换不动送餐公司”。 25日,封丘县委县政府发布官方消息称,目前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连夜开展调查工作。同时,负责为师生配餐的“北京志宏餐饮公司”也被叫停供餐。

身为一校之长,理应为学生负责。从新闻中可知,当天孩子们吃的饭菜里“豆腐有点馊,烩菜有点腥”,这说明午餐很可能有问题。如此多的孩子出现状况,更加不是小事。人们在愤怒之余,更想知道为什么“换不动”送餐公司?隐情何在?报道中称,前段时间,当地教育局通过招标后,配餐公司才变成了现在这家。而仅仅一个星期后,就出现了此次事件。在媒体随后调查中更发现,“北京志宏餐饮公司”的官方表述有误,应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公司”,其营业范围五花八门,既有“销售机械设备”,也有“打字复印”。餐饮服务,仅为30多项经营项目中的一项。目前该公司在北京的注册地为一家八宝粥店,未见公司办公人员。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为何跑到千里外的封丘为学校供餐?它到底是怎么中标的?如果校长事先已发现问题并上报问题,为何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封丘县发布通报称,初步判定这是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已对负有监管责任的县教体局副局长等4人进行立案审查调查,并将对采购项目招投标过程和涉事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如发现违纪违法行为,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希望真相早日公之于众,不能让学生的营养餐成为“唐僧肉”。要知道,近年来,营养餐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发,招标环节暗流涌动,最终受害的往往是孩子。这种“换不动的供餐公司”,往往有背景,有来头,有利益分肥,却没良心,没底线,没法律敬畏。对此必须一查到底,该追究刑责的必须追究刑责,决不能让这些人在孩子身上赚黑心钱。


2

“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商标纠纷,终于尘埃落定。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答记者问时指出,从法律上,“逍遥镇”作为普通商标,其注册人并不能据此收取所谓的“会费”。 “潼关肉夹馍”是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其注册人无权向潼关特定区域外的商户许可使用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收取加盟费。同时,也无权禁止潼关特定区域内的商家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中的地名。

这一权威定调,给全国各地那些莫名被起诉的小商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的维权有碰瓷、敲竹杠之嫌,然而心中终究是忐忑的。如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回应是对常识的重申,也是在警示某些人,不能随便向别人伸手要钱,吃相不能太难看。

然而,这一事件也让人们反思,假如事情最终没有“闹大”,没有国家机关的权威回应,那么小商户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这也让人想起几年前发生的“视觉中国版权控制越界”事件。某些公司,总是一边对很多图片版权进行越权、侵权标注,另一边则不断通过诉讼、天价索赔来获利,从而使得版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霸权”。同样,如何给予广大中小微企业、商户安全感,使其免于被某些协会、公司“碰瓷”,这还需进一步思索。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刚刚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这体现了对中小企业的制度关怀。但在具体细节和实施上,还要有进一步的完善。

法治社会,文明社会,绝不容某些人靠走歪门邪道生财,这已是当下的社会共识。而唯有更严格的流程,更细致的标准,以及更紧密的链条,才能堵住那些贪婪的“血盆大口”,真正守护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