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探求数学新发展|虎山路小学数学工作室大单元集备

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素养,青岛虎山路小学小π数学工作室,以“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责,减压不减爱”为目标,继续开展系列扎实有效的区域大集备活动,不断完善集备的基本思路和教学流程,提升校内集备的质量。

前期回顾

9月,虎山路小学承办李沧区名师开放课活动,工作室聂波老师执教市级名师开放课,六年级数学团队进行集备交流。

10月,工作室主持人李冉老师进行《“1+n”互促交流,助力品质课堂》区级经验交流。工作室刘欣、李冉、牟晓燕、董梅芝老师多次参加区域集备评课活动。

11月19日,学校承办李沧区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集备活动,工作室王海凤和黄艳萍老师执教区级公开课,姚雪娟老师进行区级经验交流,三年级数学团队进行集备交流。

本次大集备的主题是三年级《图形的周长》单元。青岛虎山路小学数学团队在教研员解老师的带领下和区域骨干教师的指导制定了磨课计划表和集备任务表,把磨课时间、班级以及每次磨课的关注点进行一一罗列,根据计划表两个团队的老师有条不紊的开展集备,力争在每一次集备的过程中突破自我。

制定计划,稳步推进

(一)磨“理念、教材”——基础磨

第一次磨课的关注点定位在磨“理念、教材”,通过对吴正宪等名师课例的研究,学习了优质教育理念,通过对课标的学习,精准的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10月9日和10月13日分别进行第一次磨课,通过这一轮的基础磨课,能够明晰课堂的教学环节,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

(二)磨“学情、方法”——优化磨

根据上一次磨课指出的问题,团队成员在解老师的带领下汇集在虎山路小学进行了第二次团队磨课,第二轮的磨课主要关注“学情与方法”的打磨,通过这轮打磨,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了教学方法。

(三)磨“细节、风格”——提升磨

结合教研员解老师的指导意见,两位老师在虎山路小学进行了第三次团队磨课,第三磨的关注点是课堂的细节与风格。力求磨出一节有深度的,值得每个人反思细品的好课。

三次磨课后,两个团队又积极地进行了探讨改进,解老师紧跟指导,利用周末的时间两位老师进行了4次模拟上课,解老师连续两个晚上在钉钉群内进行语音线上指导,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师语言、教师形态等,从方方面面对两节课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教师对课的研究沉下去、深下去,对课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解老师和课程团队的指导下,课堂层次得以提升,从而间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2021年11月19日上午,李沧区小学数学《图形的周长》大单元主题集备研讨会通过线上钉钉直播与线下各校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解莉老师及全区三年级数学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大板块:课堂教学展示、大单元主题集备展示、课程团队讲座式评课。

优质资源,聚集共享

工作室王海凤老师执教第一课时《周长的意义》,通过“指一指、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重点感受“一周”“长度”两个关键词,从而引出周长的意义。在测量图形周长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一步感受周长的意义,深化认识。整节课教师紧紧抓住周长的本质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周长实际上就是围城图形线段的长度,提升学生的思维。

工作室黄艳萍老师执教第二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本节课黄老师紧紧抓住图形的特征展开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教学,在优化方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练习题设计巧妙,在计算不规则图形和规则图形周长的时候,深化学生的感知,无论是直线图形还是曲线图形计算它们的周长归根结底都是求它们一周的长度,抓住周长的本质特征。

单元集备,助力成长

青岛虎山路小学的数学团队分别从教学反思、六个方面的单元统整进行集备展示。王海凤和黄艳萍老师分享在磨课过程中收获:研读教材、关注情境、问题引领、充分感知......真心感谢教研员解老师高位引领,连续一周晚上进行线上指导,直到深夜。孟香老师进行磨课过程和目标、内容统整方面的分享,殷春辉老师进行教学过程和数学文化的分享,姚雪娟老师进行课堂练习、数学思维的分享,两节课注重知识串联,重视学生直观感知,抓住周长的本质展开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点,贯穿始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骨干引领,抱团发展

为了更好的发挥区域骨干的辐射作用,青岛浮山路小学管妮、青岛李村小学吕程、青岛书院路小学王珵珵三位课程团队的老师分别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教学策略方面进行讲座式评课。王珵珵老师从教师层面,提到教学中从大量的具体情境出发, 将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操作活动中,以感觉、直觉、表象为基础, 引导学在“亲身体验”中建立对“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的表象认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正确把握知识的本质,使知识内化于心。

吕程老师从学生层面,提到教学活动注重启发式,以学生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管妮老师从教学策略层面,提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组织操作、观察、思考、反思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数学基本思想。本单元的两节课,教师都能够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积累活动经验,在“思”中感悟数学思想。

区域集备活动,让老师们深切的感受到:集备研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团队成长的催化剂。

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增效是学校以及教师永恒的追求。区域集备真真切切的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成长,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从而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文图/王海凤 刘欣 通讯员/刘鑫)

实习编辑: 王殷

责任编辑: 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