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河片区:焕新,通往未来的“幸福密码”

金龙路、玉龙路整修工程月底前完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等民生项目、科技项目次第入席……

张村河片区:焕新,通往未来的“幸福密码”

城市更新,关乎未来。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青岛,伴随着一个个民生工程项目加紧实施,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暖,一如张村河两岸的改造提升工作。

前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选址张村河以南,后有张村河两岸金龙路、玉龙路整修工程加速推进……走进时下的张村河片区,一幅美好的民生图景在眼前徐徐铺展,目之所及的点滴改变,传递着人民至上的温度。

一环扣一环,织密民生保障网

如何评判城市更新的成效?最终还要落实到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民生热点,落实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来。

当下,大家所关心的民生热点涵盖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完善。在崂山区,张村河片区的改造提升工作正是通过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回应着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未贯通道路打通、破损路面整修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市民群众出行的重要民生工程,事关城市品质的改善与提升。由于长时间通行,张村河两岸的金龙路、玉龙路多处路面出现了坑槽等情况。为此,今年10月份,崂山区中韩街道正式启动了这两条道路的整修工作,目前,金龙路董家下庄漫水桥至孙刘桥段,路面沥青已经完成铣刨作业,全部道路整修任务预计将于本月底正式完工。

在张村河片区,除刚刚改扩建的张村河小学外,选址张村河以西、将军山以东的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学校项目规划及建筑方案日前进入批前公示阶段。根据公示,项目拟建48班九年一贯制学校(24班小学、24班初中),将进一步完善崂山区教育配套设施,满足周边居民子女的就学需求,有效缓解崂山区整体教学压力。丰富的教育资源正成为驱动这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作为民生元素,医疗健康资源在城市的更新和建设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根据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消息,不久的将来,一座集医疗、教学、科研、创新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即将在张村河片区拔地而起。对于“寸土寸金”的崂山区来说,这个包含了医疗、教育、居住等要素的建设工程,无疑将成为张村河沿岸整体形象提升和区域生活品质提升的“关键一环”。

在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天气转冷,随着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当前已进入火灾事故多发期,为提升张村河南岸部分片区居住生活环境,彻底解决该区域的安全和消防隐患等问题,除补齐各项民生“短板”外,近日,崂山区还开展了张村河南片区冬季消防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工作,对张村河以南、辽阳东路以北、新南路以西、青银高速以东区域,除社区宅基地以外的临时建筑进行集中清理。

“如今,我们张村河片区秩序好了、占道揽活的消失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在这里生活,大家心里更踏实了,对未来的生活更向往了。”提起近段时间张村河沿岸发生的变化,崂山区李家下庄社区居民李思军这样说。

交通、教育、医疗、环境……一环扣一环,伴随一个个民生项目、民生工程次第入席,“十四五”开局之年,张村河片区的改造提升工作渐入佳境。

金融+创新,打造驱动未来新引擎

不断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也为张村河片区在崂山区“南提北进”战略格局下承载更重要的使命夯实了基础。

根据此前规划,张村河片区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力求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创新走廊、青岛市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示范区,以及崂山区最具魅力的滨河水岸与区域性活动中心。

而在不久前刚刚发布的《青岛市崂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张村河产城融合区的概念,要将张村河沿岸作为北进战略的主战场,推动财富金融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财富金融、科技创新,这恰恰是青岛市“十四五”规划针对崂山区未来5年发展给出的指引中所要做强的八项工作“之二”。以一个片区的体量,承载崂山区四分之一的发展使命,张村河片区之于崂山乃至全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什么是财富金融和科技创新?跳出单个片区的局限,站在更高一层的视角或许可以得出一些基本判断。

放眼张村河以南,23.7平方公里的金家岭金融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正一步步将“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的梦想照进现实。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项目落地年”工作部署,金家岭金融区用系列大项目进展交出了落实答卷:恒丰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给金融区银行理财子公司阵营再添重要成员,光大理财、青银理财、恒丰理财黄金三角,成为金融区新财富管理的代表,也使得青岛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城市。

嵌入金家岭金融区的发展,为这一重点功能区提供服务配套和后台支援,正是张村河片区发展的契机与使命所在。

再看张村河以北,坐落在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株洲路片区则正在演绎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在这里,高端创新项目不断落地,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创新主体持续增长。从空旷荒芜到高楼林立,从工业厂区扎堆到科创企业集聚……20余年间,株洲路片区以自身的成长与蜕变,厚植起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的发展热土。

融入株洲路片区的发展,为这一重点功能区提供必要的载体与金融支撑,同样是张村河片区发展的契机与使命所在。

打好金融与创新两张“牌”,在某种意义上,张村河片区俨然已经成为株洲路片区和金家岭金融区两大城市重点功能区产城融合的关键所在,擘画出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的美好未来。

蝶变中的张村河,焕新成为其通往未来的“幸福密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文 邢志峰/图)

聚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系列评论②

多措并举着力治“堵”

大城市治理,交通是市民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堵”不仅降低城市效率,制约城市发展,也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着力解决“堵”的问题。

解决“堵”的问题,要加强路网建设,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放眼全球,堵车正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大城市病”。不过,与一些知名国际大都市相比,国内很多城市的道路资源严重不足,路网密度和道路连通性较低,断头路多,轨道交通发展滞后。随着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拥堵也就成为必然。今年以来,青岛着力解决“堵”的问题,加快进行城市路网建设,济青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通车,地铁运营里程持续增长。滚动推进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全力推进15个重点项目。至今,30条未贯通道路打通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通车21条;对老城区162处开放式小区实行交通“微循环”调流,对160余条道路、600余处路口实施精细化交通治理。如此大手笔与“微循环”相结合,城市出行“动脉”日益畅通。

解决“堵”的问题,要整治乱停车等问题,打造规则之治。城市交通是一个基于规则运转的体系,只有各类主体都敬畏并遵守规则,才会有整个体系的健康运转。交通整治正是通过对日常场景的干预,来强化市民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乱停车是当前交通违法“重灾区”,青岛交警对此进行集中整治。既有果断处罚,也有批评教育。比如,李沧交警针对外卖行业的摩托车、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多次到外卖企业“送教上门”,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整改,打出“组合拳”,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此外,对“僵尸车”也进行了清理,让路面更加干净。

解决“堵”的问题,要注重源头治理,兼顾好规矩和便利。应该看到,不少人乱停车有着无奈成分,因为附近“无处可停”。青岛直面问题,为群众解除痛点。全年计划开工建设37个公共停车场,目前32个停车场主体已完成,新增泊位约1.7万个;今年7月起开始向社会开放机关事业单位专用停车设施,目前已陆续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184个,泊位12500余个……同时,针对部分老旧小区集中、停车位少等现状,在周边有条件的道路施划限时停车泊位,为居民解除烦恼。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并对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了交通治理水平。

解决“堵”的问题,要积极转变思维,统筹好高度和温度。大型城市的交通治理,离不开科技赋能。青岛利用智慧交通设施为城市交通“活血化瘀”,提高了路网整体运行效率。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的智慧交通管理服务综合体系。今年以来,新建升级市区交通信号机、多目标雷达交通流采集等智慧交通设施210处。实施瓶颈控制36处,干道拥堵协调控制12条,全天“绿波”协调道路72条,局域路网通行效率提高约22%,进一步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如果说科技体现了“高度”,那么市民安全和规则意识提升,则代表了“温度”。青岛交通治理正在向互联网融合迈进,一边推进智慧民生服务,一边让市民不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而所有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努力,群众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使规则变得更有生命力。

城市治理永远在路上。这不是一场“运动式”整治,而是将交通文明深植市民内心,促进市民出行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科学转变,进而塑造一个更有秩序的城市生活共同体。这显然有利于从根本上筑牢城市文明之基,意义深远。(王学义)

青岛日报2021年12月6日3版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