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党史宣讲让中小学课堂“红”起来

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党史学习教育中,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组成的宣讲队伍,走进青岛市中小学开展党史宣讲,让中小学课堂“红”起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贯通。

初心点亮童心

“我是兰欣姐姐的小迷妹!”青岛华夏职业学校2020级学生张冉冉在一场生动鲜活的宣讲课后,对宣讲员兰欣的党史故事记忆犹新:“兰欣姐姐讲的长津湖战役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跟随着她的讲述,我感受到先烈们的爱国之心,我也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兰欣是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宣讲队成员。这支队伍成立于2021年3月,由16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组成。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以“小宣讲”解读“大政策”,8个月来,兰欣和老师同学们一道,先后走进青岛市高级实验中学、青岛华夏职业学校、青岛四方实验小学等6所中小学开展宣讲,通过精选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手段,拉近中小学生和党史的距离,让3000余名中小学生、党团少先队员接受党史浸润,把红色种子根植心田。

深植理论根基

示范教学、集体备课、试讲互评……为提升宣讲水平,青岛理工大学遴选了8位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组成导师团队,随时随地给予全方位指导。分类分层面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指导教师们为研究生宣讲员们开足了宣讲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小灶”。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宣讲话语?”兰欣刚加入宣讲队时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惑。“想要给别人讲清楚,首先要自己学明白,打通理论和现实的连接点,在关照现实、聚焦现实中让理论照进现实。”指导老师王菁华教授在亲身示范磨课和面对面交流时反复强调。在老师的引导下,兰欣慢慢找到了学术研究的“弄懂”和理论宣讲的“讲透”之间的互通方法,学会针对不同的宣讲群体调整侧重点、切入点。

“宣传好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共同责任。”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龙强说:“把党史故事带进中小学、让研究生讲给中小学生,也很好地实现了以学促讲、以讲辅学的实践育人创新。”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学思政课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贯通联动,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联盟的核心成员,青岛理工大学在打通全学段、全方位育人上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

“为了做好连续、贯通、递进的思政教育,师生精心准备了30个宣讲题目,面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讲清理论、讲活历史、讲好故事,助力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党史课。”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国庆说。

“青岛理工大学师生的宣讲,是有血有肉有情怀的,让在场的许多同学都流下眼泪、深受触动。”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相关负责人说,这样的思政课既有理论高度,也有鲜活温度,对于学校如何讲好思政课也极富启迪和借鉴意义。“希望可以继续加强校际合作,实现交流互通常态化,携手提升思政课育人水平。”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维表示,青岛理工大学还将尝试更多主题鲜明、润育人心的实践育人活动,上好“大思政课”,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王妍)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