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澜:
全球化就是本土化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也是历史上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最迅猛的20年。
20年间,很多企业演绎着精彩的“跨国故事”——从偏居国内市场的小字辈,成长为在全球市场拥有话语权的大块头。更重要的是,“入世”仅是起点,“跨国”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随着不久前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新一轮全球化的进程又将开启,在这样的节点,重思国际化当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
为此,本刊特别整理了在上周举办的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上,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澜对海信国际化经验的分享,相信透过海信的故事,我们会对全球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20年间,海信销售收入从162亿元增长到1700亿元,从2001年海外收入1.34亿元到2021年1-10月海外收入超过595亿元,海信的海外总营收占比42%,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从贴牌加工到拥有4个百年品牌、3个超50年品牌,2个超35年的品牌,服务延伸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无名的小公司成为海外消费者最熟悉的中国品牌,从统计表中的“OTHER”(其他)到电视全球第四,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市场占有率第一。海信“大头在海外”的战略正逐步走进现实。
从近三十年的“出海”历程中,海信得出了以下经验结论——
坚持制造研发本土化。这是赢得当地市场信任的基础保证,事实上也就是坚持长期主义的国际化,坚持重资产的国际化。通过研、产、销的本地化更直接面向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洞察行业信息,最终带动自身技术的升级,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赢得消费者口碑,实现在当地市场的扎根。这也是海信内部经常提到的“根据地战略”。
坚持品牌国际化。从2016年开始,海信成为2016欧洲杯顶级赞助商,到2018年,海信成为俄罗斯世界杯官方赞助商,再到联手欧足联成为2020欧洲杯全球合作伙伴,海信走出了一条品牌国际化的特色营销之路。作为唯一一家连续赞助四届世界级赛事的中国企业,海信全球知名度从37%上升到59%,海外销售收入从196亿元达到了700亿元,海外收入占比从不到20%升到了42%。可以说,海信是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路子上迈得最大、投入最多的企业之一。品牌国际化的直接收益就是效率,快速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快速获得客户的信任,缩短了海信国际化的路程,可以说没有品牌的国际化就没有企业的国际化。
坚持尊重当地文化,并移植海外管理。这是海信最近三年国际化新征程的重要经验。从2018年开始,海信先后收购了日本东芝影像、日本三电等世界知名的国际化企业。在市场看衰之下,东芝影像收购仅一年就扭亏为盈。2018年,海信收购了欧洲知名高端家电品牌Gorenje之后,迅速通过剥离不良资产、设立激励机制,2019年Gorenje亏损达4.3亿人民币,今年1-10月份已经实现盈利1.4亿人民币,海信正在当地加速建设年产400万台电视的新工厂,大幅提升销售额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总结其中经验,首先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这是并购国际企业的前提原则;其次是移植海信的管理经验,这是盘活这些企业的重要保证。而海信管理用五个经验总结,即干部作风保效率、成本控制保竞争、资金周转保健康、质量管控保品质、快速变革赢信任。通过快速转变让员工看到希望、提振信心、加强团队合作、经营快速向好。
从市场国际化到制造当地化、研发本土化,一直在连续收购外国企业且连续成功,海信也完成了从出口到并购、从输出产品到输出管理的国际化扩张升级之路。海信的经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此前,有一位深度观察了解海信的专家说,海信其实没有秘密,如果有,那就是长期主义,企业穿越周期最需要的正是基于长期主义的定力和执着。海信全球化之路依然艰难而充满挑战,但是20年的发展,让每一名海信人更加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向前总是充满希望。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整理)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