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力争到2023年,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力争到2023年,培育10家以上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

青岛家庭服务业提质扩容争当“领跑者”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0日讯 今天上午,我市家庭服务业现场观摩暨工作推进会在即墨区召开。会议盘点了一年来全市家庭服务行业工作情况,对获得省、市级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市级品牌机构、诚信机构和服务明星进行表彰,同时也梳理了目前全市家庭服务行业存在的短板弱项,并就下一步工作做了统筹部署。

近年来,青岛全力打造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并于去年成功入选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32个试点城市之一,发展质效全国领先,尤其是在行业技能人才培训、标准化建设、政策落实、平台搭建、典型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家政服务业“青岛模式”。

其中,在政策支持方面,青岛市逐步构建起促进青岛市家庭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启动了两轮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惠民政策,包括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从业人员岗位补贴、稳定就业岗位奖励补贴和商业综合保险补贴等。截至目前,青岛今年以来为全市家政服务业发放各类补贴5438.61万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28.56%。“受疫情形势影响,企业自去年以来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出,极大地减轻了我们家政服务企业的发展负担。”青岛泉林一家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振泷表示。

青岛还在家政服务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下足功夫。组织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对上岗从业人员进行全面轮训,成立青岛市家政服务业培训就业联盟,按照市场导向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鼓励社会力量引进优质特色培训机构,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高端家政人才的培养。同时,实施职业化、规范化“两化”建设,编纂出台了具有青岛特色的10大服务规范和合同示范文本。同时,推行线上+线下相融合发展模式。线下,建成总面积逾万平方米的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广场,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和培训基地;线上,创新“互联网+家政服务”新模式,建成应用青岛市家庭服务云平台,推广“一人一码”“一企一码”,构建起全流程闭环式评价机制。

此外,青岛还统筹协调各区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市南区构建起以养老护理、医院护理为代表的技能型护理市场,并创新推出了“1+N+2”人才政策,将家政服务发展与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深度融合;市北区注重平台建设,升级打造万平米的山东省唯一一家家政服务行业省级就业创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60余家;即墨区突出典型引领,培育青岛即墨维普职业培训学校等一批省、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业企业。

“聚焦青岛市家庭服务业目前仍存在的短板问题,青岛将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员工制企业用工、强化财税金融支持、改善从业环境、健全体检服务体系、推动家庭进社区、健全家庭信用体系、开展家庭兴农、推进服务标准化、发挥示范规范作用等重点领域,增加家庭服务有效供给,激发家庭行业发展活力。”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董海波表示,贯彻落实“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青岛将力争到2023年,培育10家以上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的家政从业人员接受过家政相关学历教育。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即墨区龙泉街道维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青岛市即墨区维普职业培训学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