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4日讯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日前,《青岛市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提到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四分四定”(分类投放定点、分类收集定时、分类运输定车、分类处理定位)工作体系,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能力,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从2021年到2023年,我市将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实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的治理目标。
与此同时,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十、百、千”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创建1个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市)、3-5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市),3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街道)、6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20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户,实现“四分四定”分类体系全覆盖,率先在示范区域打造农村生活垃圾零增长、厨前垃圾就地就近处理的青岛模式。
根据《方案》,“分类投放定点、分类收集定时”作为一种垃圾分类管理新模式,将在全市农村推广实施。其中提到,在农村地区采取“撤桶并点、定时投放、驻桶督导”和上门收集相结合的模式,定点、定时收集垃圾。“撤桶并点、定时投放、驻桶督导”模式配备专门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或由保洁人员兼职,投放容器应与收集方式、运输车载方式相匹配,分类垃圾运输车定时收集清运。上门收集模式即由村民投放到门前定点垃圾桶,由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
为破解“最后一公里”存在的混收混运问题,《方案》还强调要做到“分类运输定车、分类处置定位”。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配备四分类运输车,对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运输。可回收垃圾由资源化利用企业回收利用;有害垃圾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专车运输,定点收集、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采取城乡一体的处理模式,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集中焚烧处理。加快建设镇村厨余垃圾处理终端。鼓励农村地区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理,特别是偏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区域的农村厨余垃圾,尽量采取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可以“村”为单位采取生物堆肥方式进行堆肥处理,也可以多村联建或以镇(街道)为单位采用一体化生化处理设备处理,确实没有就地处理条件的村庄,可采取分类运输方式,外运集中处置。
在优化回收网点布局方面,《方案》提到,要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及时优化再生资源网点布局,推广新型回收模式,构建“互联网+回收”平台,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龙头骨干企业,引导鼓励回收企业资源整合,提高集约化水平。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与再生资源回收网有效融合、互为补充、有进有退、高效衔接的运营体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