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 | 当心玲娜贝儿这把“虚火”


文/杨露(青岛大学 学生)


九月底出道的“女明星”玲娜贝儿,出道即巅峰,受到众人喜爱的同时,数次占据热搜榜单。12月18日,“央视评玲娜贝儿玩偶被炒至天价”冲上微博热搜第一,直言“潮流玩具不是真正的稀缺产品”“消费时代愈要更加理性”。


不妨回溯一下玲娜贝儿玩偶被炒至天价的过程:


12月10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发布公告,“2021达菲和朋友们圣诞系列商品”和“常规款玲娜贝儿毛绒玩具”预约发售通道将于12月12日20:00开始,且其中的三款商品“常规款玲娜贝儿毛绒玩具”“2021圣诞系列玲娜贝儿毛绒玩具”以及“2021圣诞系列玲娜贝儿毛绒玩具钥匙圈”,均采取线上预约+线下购买的发售方式,即消费者只有在线上预约成功之后才能在线下进行购买。


在预约通道开启后,大量消费者发现预约通道无法刷出页面,而等到能够刷出页面之后预约通道却显示已约满。这让许多喜爱玲娜贝儿的消费者感到失望。




在当天晚上,二手平台开始出现代购上新相关产品的销售链接,大量黄牛趁“缺”而入,高价售出玲娜贝儿圣诞系列玩偶。玲娜贝儿圣诞玩偶系列三款新产品的价格分别是139,219和219,但从黄牛手中一套的价格却高达4000到6000,比原价涨了10多倍。在某些二手交易平台上,玲娜贝儿玩偶标价最贵甚至已经超过1万元。


尽管上海迪士尼回复称并不是对产品进行饥饿营销,且承诺会在未来几个月不断补货并加大补货数量,“天价”的玲娜贝儿还是引发热议。


玲娜贝儿作为一个成功的潮流的IP形象,备受消费者追捧,为迪士尼带来一大波购买力。可爱的外形、积极的形象、成功的宣传、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加上短视频的广泛传播,让类似于玲娜贝儿的潮流玩具迅速火爆,但是正如央视所评论,潮流玩具并非真正的稀缺产品,产品数量将会随发行方的供货意愿发生变化。同时,潮流玩具更新迭代迅速,可替代性强,面对动辄数千元一个的玩具,消费时要更加理性。


在时代发展迅速的今天,网购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其便捷的条件,各种盛行网络文化的冲击则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与消费观念,使消费者容易产生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应当看清商品价值,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力戒攀比消费心理以及享乐消费倾向,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性消费观。 同时,消费者需要合理看待网络热潮,不要过度推崇与追随潮流,导致钱财的浪费,助长不良消费风气。(本文仅为参赛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海新闻意见)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