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万亿!引领青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王牌”产业这样进阶……

岁末一场头脑风暴,拉开了青岛“王牌”产业再进阶的大幕。

12月28日,青岛召开推进全市智能家电产业发展研讨会,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等全市十几个有关市直部门,各区市政府、相关功能区管委,以及海尔、海信、澳柯玛、歌尔等智能家电产业集群重点企业、行业专家代表与会,共同把脉会诊产业现状,探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目标、路径。会上,发布了《推进全市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方案》)。

家电产业是我国五大世界领先产业之一,更是青岛发展时间最久、先发优势最大、品牌力量最强、标准实力最雄厚、创新资源最丰富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过去和现在,家电产业一直与青岛城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未来,也将是引领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青岛重点打造的海洋经济、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五个全国一流产业集群重,智能家电排在海洋经济之后,位列第二,将被全力打造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标志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方案》提出:到2025年,形成包含芯片、器件、软件、整机、系统的较完善的智能家电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3000亿元;

到2030年,产业链产值规模实现倍增达4000亿元,带动集群生态规模突破8000亿元;

到2035年,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5000亿元,带动集群生态规模突破万亿元。

当然,前路不会一马平川。眼下,家电产业正处于向高端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期,也是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关键期。面对来自市场的压力和竞争对手的挑战,青岛要于变局中抢抓机遇,加压奋进,成为普遍共识。

研讨会上,在政企研三方的观点碰撞中,青岛家电产业发展方向和进阶实施路径逐渐清晰:发挥智能家电产业“高点”优势,利用科技赋能、数字赋能,在场景化、生态化赛道持续领跑,把优势转化为胜势,打造世界级的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业集群,引领青岛城市能级实现跃升。

01、顺应产业趋势,契合城市未来

家电产业是中国制造崛起的最典型赛道。

全球家电起源于欧美工业发达国家,2000年以前,欧、美、日、韩等老牌家电厂商控制了全球60%以上家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需求国,并占据了全球家电产业规模第一的位置。

2019年,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指出,家电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五大世界领先产业之一。尤其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很多产业遭受重创大幅下滑,我国家电产业却表现坚挺,发展韧性极强,为经济复苏稳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尽管目前家电行业整体增长乏力,但我们对产业前景充满信心。”会上,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科技管理与战略发展部部长、高级工程师石文鹏指出,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说,家电行业对拉动消费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经过转型升级迭代,家电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青岛绝不能错过家电产业升级的发展新机遇。回首过往,青岛城市经济发展与家电产业发展的轨迹几乎同频。

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青岛家电产业在技术改造升级的浪潮下迎来一轮飞速发展。同一时期,青岛GDP排名一度冲进全国十强。在高峰时期,青岛家电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当时六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近1/3。

青岛家电产业更成为品牌培育的沃土。全市家电产业拥有全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 27个。当时从青岛走向世界的“五朵金花”,有三朵属于家电品牌——海尔、海信、澳柯玛。

某种意义上来说,家电产业一直扮演着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的重要角色,见证并推动这座城市成长壮大。

时至今日,这一产业的地位愈加巩固。家电产业已经成为青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也是青岛“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撑产业。2020年,青岛市家电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935.6亿元,总产量达5375.7万台。2021年,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国家战略中占得先机。

会上,青岛市副市长耿涛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总结了发展家电产业对青岛的意义和价值:在过去、现在,包括未来,家电产业将始终引领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2、有什么,缺什么?

明确了发展家电产业的必要性,青岛分阶段制定了发展目标。《方案》提出,到2035年,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5000亿元,带动集群生态规模突破万亿元。

要实现目标,先要分析现状,搞清我们“有什么,缺什么”,找准穴位突破发力。会上,政府、企业和专家展开自我剖析,为青岛家电产业会诊把脉。

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底气所在,青岛智能家电产业所拥有的世界级头部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是我们产业集群发展的底气所在。历经30余年发展,海尔、海信、澳柯玛这三朵“金花”长盛不衰,自身不断进化,率先开启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从被动智能到主动智能、从智能产品到智能生态的转型升级之路,形成了“先进制造实力+世界级品牌+创新研发能力”的发展新优势。

海尔已经连续12年蝉联全球家电第一品牌,海信电视出货量份额居全球市场第三位,澳柯玛冷柜保持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

在制造实力提升的基础上,龙头家电企业向高端、智能化转型升级。

离家时NFC“碰一碰”,全屋灯光、电视、空调等自动关闭,扫地机器人自动清扫……近日,海信集团发布新一代智能套系家电璀璨C1 Pro,行业内首次实现将一块云屏作为全屋家电智控中心。这块云屏可支持电视、照明、窗帘等14大品类1600余种家用设备,极大降低了全屋智能门槛。

龙头企业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吸引产业资源集聚,在青岛形成集群效应。

“截至目前,海尔在青岛布局黄岛、胶州、胶南和中德4大园区15家工厂,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大规模定制示范基地,带动青岛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青岛区域。”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智家总裁李华刚表示,此举大幅提升了青岛本地的配套化率,并有效拉动青岛的工业产值。

在龙头带动下,青岛智能家电产业成长为以智能家居产业生态系统、新型显示产业生态系统为核心,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等多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作为一家围绕5G、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歌尔已经成为青岛智能家电(家居)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一极。“歌尔将智能音箱、VR/AR等作为重点布局的战略产品线,它们都是智慧家居的入口。未来5年VR行业有望保持高速发展,年出货量破亿台,歌尔有信心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歌尔股份副总裁常刚这样说。

虽然是国内老牌家电强市,但青岛也必须看到自己的“断点”劣势。

整体来看,目前,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对标国内先进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产业规模、产业链企业数量不够多,面板等核心配套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够高。

03、打造产业场景化、生态化的“青岛方案”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研发创新,家电行业也迎来新的变革,智能家电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行业格局加速重构、区域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青岛必须要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遇,自我加压,持续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尽快形成包含芯片、器件、整机、系统的较完善的智能家电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规模的倍增。

《方案》对此提出了六大实施路径。第一条就锁定在科技创新。

目前,智能家电处于加速成长阶段,呈现出“传统耐用家电逐渐向高端消费电子看齐,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步伐加快”的发展趋势。

引领这一趋势,关键在科技创新。青岛已经拥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家用电器)等41家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集聚了60余家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链接了全球5万多个技术创新资源,是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最多的家电集群。未来,青岛要以此为优势基础,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技术高端化发展,打造全球智能家电科技创新引擎。

智能家电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字赋能。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制造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家电制造率先垂范。目前,海尔已经打造了包括俄罗斯洗衣机等在内的17家全球引领的互联工厂样板,其中包含全球首批灯塔工厂。

青岛要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历史机遇,通过“工赋青岛”数字化赋能行动,以工业互联网加速智能家电产业全要素、各环节、全链条数字化进程,推进产业链提质增效、供应链完善升级、上下游协同发展,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场景驱动也是青岛智能家电产业突破的关键。

家电行业一直都是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而腾飞,发展到今天,作为传统家电发展的更高层级,智能家电不断引入新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单品,从智能单品到全屋智能的升级。小米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入局,传统家电生产企业也纷纷触“网”,加快产品升级迭代速度,积极推出套系化、场景化产品,全力打造生态品牌。

未来这一趋势将加速演变。目前,青岛在场景化、生态化赛道具有领跑优势。海尔推出智慧厨房、智慧阳台等12大空间场景,衣联网、食联网、空气网、水联网等生态品牌链接生态企业已达1万余家。海信建成聚好联2.0智慧家居物联网平台,累计接入设备近千万台。澳柯玛ICM智慧冷链管理平台每年接入的终端制冷设备数十万台。

可以说,“场景化”“生态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家电产业未来的扩张方向。青岛要进一步提出智能家电产业场景化、生态化发展的“青岛方案”,赋能行业生态,持续提升中国家电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岁月为证,奋斗不止。从过去到现在,青岛家电产业始终奔跑在路上,不断进阶。今后,发挥“高点”优势,认清“断点”劣势,青岛智能家电产业必将凭借更新的发展理念、更大的产业规模、更多的创新应用、更好的资源集聚,继续在世界家电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一极。

作者 | 长亭    策划 | 沈默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