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和父母、伴侣或朋友吵过一次架后,反而觉得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了,有种“不打不相识”的感觉。
这样的体验我有过。
2018年的6月份,我和父母说出了那个藏在我心底已经10年的不满——2008年我结婚时双方闹的不愉快。
因为婚俗不同,我父母为了维护他们所谓的面子,提出了过分的要求,使得结婚前后我都非常不开心,要不是我和老公感情基础好,早就分开了。
他们完全没有顾及到我的感受,我觉得很委屈;他们也没有想过那是我结婚,应该是高兴的,而不是他们和亲家争输赢(在农村结婚时,女方提出要求,男方就该答应,否则就是女方输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当时自己没有错。
10年的不满,我之所以没说,是因为我的软弱和愚孝(父母即使有错,作为儿女也不该指出),但10年后,我选择说出来,因为我要让他们知道我的真实想法,否则对不起自己。
今天的文章,我就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来说说什么样的关系,才是好的关系。
01.
在关系中,要敢于表达攻击性
说到攻击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破坏性,觉得在关系中,一旦表达出愤怒或不满,就会破坏彼此的关系。攻击性并非骂人、爆粗口,而是指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提出自己的需求、敢于拒绝、敢于表达等等,即敢于做自己。
确实,指责他人或否定他人,会破坏关系,但我们要知道,好的关系,一定是禁得住这样的考验。
对于我来说,对父母10年的不满,就是我心中的一个结,不解开,它一直在,且永远影响我的情绪和生活,我不想那样活着。
当然,我也知道说出来就相当于要和父母对峙,他们可能无法接受,因为谁都不愿被批评、被否定,特别是父母要在儿女面前认错,是需要勇气的。
但是,当我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后,我父母理解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这样,我觉得我和父母的关系更近了,因为我知道他们允许我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出他们的错误,我也能接受他们的不完美。
我想,这才是好的关系,像容器一样,容得下彼此的过错,接得住彼此的不完美,而这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
也就是说,好的关系,一定是经历过分歧、甚至是冲突的。
可见,在关系中,敢于表达出攻击性,很可能增进彼此的理解,进而促进感情发展。
02.
从不吵架的感情,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
有人可能会说,我和父母感情的增进,是因为本来我们的关系就很好。
这么说,会有一定道理,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我没有说出自己的不满,我们的关系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好,换句话说,在我心底,我是不喜欢他们的,我还是对他们不满,甚至是恨的。
但是,当我说出心结后,他们能接得住,我才觉得现在的好,才是真实的好。也可以这么说,那些从不吵架的感情,可能没有想象中完美。
因为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一定会有差异,而有差异就会产生分歧,如果没有达成“求同存异”,关系就不够亲密。
达成“求同存异”的方法之一,就是吵架。
这里,我们也不要把吵架当作一件绝对的坏事,因为良性吵架,就是在了解彼此的同时,认识自己,有利于关系的维护。
就像我和父母“吵架”后(当然,谈不上很激烈,但我的情绪有些激动),我看清了自己的愚孝,也接纳了父母的有限性,同时,父母也知道了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也会有错,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看到彼此的真实。
而唯有真实,才能构建真正的亲密关系。
那些一直没有争吵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至少有一方在隐藏真实的自己,他们不敢暴露真实的自己,但这种表面上和谐的状态,未必是真正的好。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鼓励双方吵架,而是想说,关系中的彼此要活得真实。
03.
好的关系,是用彼此的真实构建的
有人可能还有疑问,如果自己表达出对父母的不满,父母并不理解自己,该怎么办呢?
确实,会有这种情况,因为很可能我们的抱怨,在父母看来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自然不会理解我们,也不会接受我们的指责,但我想这不是我要说的关键。
我想说的是,我们敢不敢做一个真实的人,即能否说出对父母的不满,至于父母接受与否,那是父母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表达出攻击性后,我们就是在检验这段关系是否是好的。
至于父母不接受我们的指责,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是爱我们的,但是他们真的无法理解我们;二是,他们的内心太弱小了,承受不了我们的指责。
我们也要给父母一些时间,只要他们爱我们,他们一定会有所转变,哪怕很慢。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构建真正的亲密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要尊重自己的感觉,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是关键。
其次,与对方真诚交流。
我们和父母、或伴侣在遇到分歧时,需要真诚交流,因为真诚可以让对方卸下伪装,能够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会有利于彼此的谅解。
比如,我们要做到“不含敌意的坚决”,即我可能拒绝你、批评你,态度坚决,但我是没有敌意的。
当然,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对于高质量关系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可以容得下彼此攻击性的关系,之所以是一个好的关系,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是滋养型的。
我们需要一段接纳、抱持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就像一个容器,可以装下我们的“好”和“不好的”部分;这样的关系就像滋润的土壤,让我们的生命之树得以生长出自己的姿态,而不是被压抑着,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自在。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段滋养型关系。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