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额819.27亿元,青岛蓝色经济逆势“爆发”

今年上半年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额819.27亿元,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高端海洋产业项目

青岛蓝色经济逆势“爆发”

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产业磁石,一旦落地,就会形成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极大地促进上下游产业聚集发展。

疫情之下,青岛各区市、相关部门大力推动社会化、专业化、平台化、链条化、网络化招商,加快引进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高端海洋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实现“井喷”增长。

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额819.27亿元。其中,第二季度新签约项目33个,较第一季度增长154%;新增总投资额759.79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1177%。

两个涉海大项目成为“支撑”,计划总投资550亿元

“两年引进3个投资过200亿元涉海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亿元”,是当初青岛市发起海洋攻势提出的战略目标。

因此,市委海洋办坚持项目化、工程化导向,把引进落地百亿级大项目作为今年经略海洋攻势的重中之重,制定下发了《青岛市海洋领域招商引资攻坚方案》,按照区市(功能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划分五档招商指标,要求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区今年要引进、落地过200亿元涉海大项目1个以上,过100亿元涉海大项目2个以上或过50亿元涉海大项目4个以上。

截至目前,全市涉海大项目引进工作成绩斐然,即墨区海上风电融合海洋牧场产业集群蓝谷项目、西海岸新区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项目两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50亿元,成为第二季度招商引资大幅提升的支撑性项目。据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旦建成,将处于国内前列。

其中,即墨区海上风电融合海洋牧场产业集群蓝谷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亿元,拟分两期开发。一期开发规模约100万千瓦,重点对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漂浮式风机基础、远距离海上送电、余电制氢和海水淡化等进行试验示范,开展新型风电首台套装备试验研究;二期开发约100万千瓦,根据首期开发示范项目试验成果和经验,积极稳妥推进浮体式海上风电机组在深、远海海域的示范应用。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工业处处长张惠珺介绍,海洋局研究出台了《2020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按照“每一个局领导带领一支团队”要求,成立6支拳头产业招商小组,完善招商工作激励机制,确保全力打赢海洋领域招商引资攻坚战。

各区市创新招商方式,46个新签约项目涉及12个海洋领域

大项目之外,市南区、市北区、胶州市等各区市、功能区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进社会化、专业化招商。46个新签约项目涉及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海洋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油气业、海洋科教服务、海洋旅游、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涉海材料制造、涉海服务、海洋产品批发与零售等12个不同领域。

据悉,签约项目结合了青岛市的产业基础和未来规划的产业方向。市委海洋办梳理了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10条重点产业链条、30类重点产业,逐个链条明确重点招商方向、重点承接园区、重点企业及相对应的国(境)内外招商重点企业,分部门和区市、功能区制定了22张招商引资清单,指导全市开展精准招商。

胶州市强化专业招商合力,对专业招商团队重新进行调整优化,建立起“10+8+14”的专业招商团队和基层招商突击队协同推进的招商格局,重点招引海洋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在其努力下,天津汇金机械产业园项目签约胶州,计划总投资额10亿元,主要生产海上风力发电输电设备。

蓝谷围绕“3+3”产业体系成立6个产业招商事业部,作为双招双引“一线作战部队”,局属8个部门作为“战略支援部队”,两个街道和局区协同办作为“后勤保障部队”,构筑“6+8+3”“双招双引”作战体系。目前,蓝谷4个签约项目中已有3个完成注册,另外1个已完成土地划拨。其中,蓝谷威刚生物科技(中国)运营总部及威刚工控(中国)运营总部项目总投资额21亿元,威刚生物科技板块主要建设威刚生物科技中国研发、销售一体化运营总部,打造威刚生物科技生态产业链。

“以前的招商引资很少在云上谈,今年就出现了很多云上谈判、云上签约、云上推介,网络化招商引资应运而生。”张惠珺说,项目签约是第一步,接下来,政府、相关部门、各个区市应协同发力,齐抓共管,把项目真正落实、落细、落地,才能不断培育我市战略支撑产业,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海洋经济发展后劲。(青报全媒体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张兆新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