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夺隘,书写青岛制造新传奇

青岛日报2022新年系列评论⑥:闯关夺隘,书写青岛制造新传奇

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22年,青岛经济要稳中有进,就必须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关键,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不断闯关夺隘。

回顾青岛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看到,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青岛经济的强弱。过去一年,面对疫情冲击,正是展现出强大韧性的青岛制造,成为青岛经济逆势而上的重要支撑。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1.3%,较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6.4%。其中,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工业升级态势明显;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9%,高于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2.3个百分点,增长后劲十足。即使放在全国,青岛制造的表现也堪称抢眼。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两大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在2021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青岛位次晋级到第七位。

同时也应该清醒看到,青岛制造业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新动能的支撑力和带动力还不够强,产业发展方式还没有完全从要素驱动转变到创新驱动上来,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竞争力还不够强。新的一年,青岛制造业只有继续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狠下功夫,才能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由量变转向质变,夯实青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的发展根基。

大项目是制造业发展的生命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进产业龙头大项目是重要抓手。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在过去一年的改变是最生动的例子,依托芯恩、富士康高端封测等重点项目,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2022年,青岛要聚焦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狠抓大项目,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让项目谈得来、落得下、留得住。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绝不意味着将传统产业弃之不顾。传统优势产业是青岛制造业发展的压舱石。疫情发生以来,家电、食品饮料等产业在稳定青岛经济基本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新兴产业培育周期长、投资风险高,而加快推动传统优势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恰好能与新兴产业培育互相补充,为青岛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活力。青岛要用好技改这一传家宝,依托全国领先的技改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振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要用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数字化转型工具,重构青岛制造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再到企业管理的全价值链,构建起由数据驱动“兼容”制造与服务的全新制造业产业形态。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竞争是未来区域产业竞争的重要形态。与分散的产业发展模式相比,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规模效应、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尤其对新兴产业而言,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是产业进步的关键推动力,更是新产业得以萌芽最关键的产业环境。2021年,青岛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纷纷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率先在传统优势领域实现突破。一方面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水平,加快形成完整的本地配套;另一方面依托国家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产业创新网络,推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节能降碳是青岛制造业应该格外注意并重视的新挑战。随着全球各国对碳排放的不断收紧,碳排放量将成为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的刚性约束条件。这就要求制造业在持续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必须将一部分精力放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上来。青岛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船到中流当奋楫。处在转型升级关键节点上的青岛制造,只要主动拥抱变局,积极引领变局,就一定会创造青岛制造的新辉煌,书写发展的新传奇。(青岛日报评论员)

青岛日报2022年1月8日1版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