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像人的耳朵一样,拾取水下的声音信号的高科技竟然长这样!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2日讯 今天上午,2020(第五届)青岛海洋科技国际展览会在青岛蓝谷开幕,500余家涉海科研院所、高效、企业纷纷携海洋科技领域最新科技研发成果亮相青岛海科展。由中科院声学所与南京锐声联合研制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在本次展会上首次向全球公开发布,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条完全国产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系海洋探测领域的关键“卡脖子”装备

首次亮相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

中科院声学所副所长杨军介绍,本次展会上发布的阻尼阵列产品,攻克了大深度阵列水听器设计、阻尼护套设计及实现工艺、微弱信号超远距离传输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国外装备,而且在最大工作深度、设备生存能力等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上有显著提升,打破了先进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在海洋研究和开发以及海洋应用等领域,具有重大价值。该技术同是也是中科院聚焦国家最关注的重大领域,把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任务之一。

“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可以像人的耳朵一样,拾取水下的声音信号。它的作用相当于雷达中的天线。”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曹建国告诉记者,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的外层编织有阻尼纤维护套,能够有效降低因拖拽、海流和波浪所引起的阵缆抖动。“降低抖动之后,阵缆自身噪声降低,就可以听得更远。”

据悉,该阻尼阵列产品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由于布放深度可达6000米,必须解决传感器的耐压问题;其二,该阻尼阵列产品必须满足毫伏级微弱信号长距离传输的要求;第三个难点在于阻尼结构的编织工艺实现。“此前这种产品只有一个国家具备相应的设计制造能力,属于该领域的卡脖子设备。现在我们国家实现了全国产化,不再受制于人,其使用成本也大大降低。”曹建国介绍,未来,该阻尼阵列产品将在石油勘探、海洋环境噪声研究、目标探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萌 文/图)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