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船长,变化如天壤!西海岸新区刘家岛村渔民成功“转型”

青岛日报2020年9月23日3版

一“捕”一“放”:同样是船长,变化如天壤

西海岸新区刘家岛村渔民刘光华成功“转型”

“老刘,下次出海还找你!”靠着识海流、找鱼群的本事,只要是刘光华带船海钓,大家伙儿准能满载而归。刘光华年轻时曾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刘家岛村小有名气的渔船长,如今,53岁的他“转型”成了垂钓船船长。

同样一片海,都是当船长,有何不同?

“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回忆起过去出海的苦日子,刘光华感叹道:“以前全家跟着忙活,夜里开始打钩、挂食,跟着潮水出海,收了船还要倒钩、清网,一天到晚累个半死。”

早些年,随着过度捕捞,海里的鱼越来越少,最难的时候刘光华出趟海也就挣个百八十块,都不够加油、买饵、补网钱,用他的话说,就是“湾里打鱼湾里交”,每年交学费、交保险成了他最发愁的事儿。

2013年,刘光华干脆把船卖掉,来到离家不到一里地的青岛鲁海丰集团上班,“寻思凭着打鱼手艺谋口饭吃,没想到在这儿的工作却是放鱼!”

原来,为了修复海洋环境、恢复渔业资源,此时的鲁海丰集团已经开始探索建设海洋牧场,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废旧船只,底播贝类、增殖放流,再造鱼类生存环境。

2014年6月,随着国家级新区的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把海洋经济作为发展主题,海洋牧场建设步入快车道。目前,新区共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12处,用海面积8万余亩,投放各类人工鱼礁90万空方,牧场海域水生生物资源量比投礁前增加5.3倍,海洋“荒漠化”得到明显改善。

昔日资源濒临枯竭的海域,如今成为海上粮仓。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鲁海丰集团持续投资10.7亿元,建设智能型深水抗风浪网箱280余个,还在浅海养殖技术和模式上大胆创新,上层养海带、中间养贝类、底层养鱼类的立体养殖模式可以让亩产经济效益增加2.5倍以上。

渔业资源的恢复给海钓业务带来了机遇。鲁海丰集团海洋牧场游钓码头里,白色垂钓船忙着驶出、驶进,到了周末更是一船难求。刘光华重操旧业,又当起了船长。

“现在出海3个半小时,一个人平均能钓80斤鱼,比过去一条船打的都多。”看到鱼群一年年多了起来,刘光华打心底里高兴,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保护生态就是创造财富。”

随着海钓业务发展,海边配套的高端酒店、休闲平台、民俗展示以及潜水、观光等多样活动类型,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钓友。

渔业转型也带动了渔民的转产转业。在鲁海丰集团,像刘光华这样的老渔民有100多人,周边渔家宴、民宿间接创造了500多个岗位。

现如今,上班8小时、4000多元工资、公司交保险,安安稳稳的工作让刘光华甚是满足。

刘光华的幸福感不只于此。2016年,刘家岛村搬迁安置,刘光华家的四间老屋换成两套海景楼房,他和儿子一人一套,加上老伴每月1500多元的养老金让这个小家更加富足,“现在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抱孙子,过去在海上漂着的时候,这种日子想都不敢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通讯员 刘 伟)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