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四五】贵州:大数据赋能大生态“智慧芯” 中国天眼守望“黔”景无限

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贵州1月11日消息 这是一个“关键词”的年代!想到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自觉地匹配上一些关键词。

说到“贵州 GuiZhou”,你会联想到什么?心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2021年10月,多彩贵州热词发布,海外受众点赞量最高的“贵州热词”,包括:中国天眼、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遵义会议、贵州绿色农产品等。

2021年“热词”背后的是贵州高质量发展之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

——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

——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谈大数据必谈贵州成为业界共识。

——森林覆盖率达61.5%,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黔东南州榕江县岩寨梯田秋景(央广网记者 张翼晶 摄)

向乡村振兴全力“开拔”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

“我们在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上面的整个的角度,一定要连好,不能让它爆开。”在铜仁市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移民搬迁安置点昆碧梦工厂扶贫车间手工操作区,工人肖艳芳正在制作产品包装盒。

2020年,从松桃搬到矮屯社区的肖艳芳原本还担心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碧江区引进的昆碧梦工厂扶贫车间招聘员工的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经过报名、技能培训后,肖艳芳成功上岗。

铜仁市碧江区灯塔矮屯移民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在制作包装盒(央广网发 曾江 摄)

“来这里工作也比较轻松,方便带小孩,也给我们家里减轻了负担。”肖艳芳说。

昆碧梦工厂扶贫车间是当地为移民搬迁安置点专门打造的新型就业模式,工厂注重解决安置点贫困户、移民搬迁户、残疾人就业问题,让大部分闲置劳动力实现有活干有收入。

2021年,贵州通过采取线上直播带岗、线下专场招聘等方式,做好农村劳动力返乡返岗就业服务保障。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人社部门认定就业帮扶车间(基地)2239个,累计吸纳就业25.04万人;全省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点)755个,累计促进就业21.22万人次。

乡村振兴开新局,产业发展是关键。

时至冬日,正是太子参播种的关键时期。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客楼镇安山村太子参种植基地,当地村民抓住有利天气,忙着平整土地、播种、施肥,山间地头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黔东南州岑巩县客楼镇安山村太子参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播种太子参(央广网发 黄燕 摄)

“挖药材动作快一点的一天能挣160元左右,慢一点的也有七八十块钱,收入还不错。”正在种植基地里忙着播种太子参的安山村村民胡定娥说。

目前,太子参已经成为客楼镇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全镇共种植太子参6700亩,年产量1400余吨,实现产值约4000多万元。

贵州省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市场导向,精准定位,深挖“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种植,持续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拓宽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贵州“十四五”规划提出:贵州省将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乡风文明、加强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而充分挖掘大数据发展价值,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是贵州实现乡村振兴破局的时代选择。

乘“云”而上“闯新路”

“大数据都运用到蔬菜上了!”走进铜仁市万山区九丰农业博览园,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正在为大棚内生长的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该园区总经理王守明介绍,九丰农业博览园依托大数据,运用多种智能化设备,打造数字化农业车间,精准导入智慧农业新业态,解决了过去当地农业发展地块分散、缺少技术、没有资金、营销低端的痛点。

铜仁市万山区九丰农业博览园航拍(央广网发 钱昌江 摄)

“大数据+农业”“大数据+生态”“大数据+智能制造”“大数据+社会治理”……“数”融百业、“智”兴万物,“数据”这个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助力各行各业和各领域提质增效。

各自搭台、分头唱戏、互不开放,这些曾是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老症结。如今,数字化治理不仅是新手段、新工具,也为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

2021年,贵州省全面实施“数字政府”建设行动,“一云一网一平台”不断优化完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省市一体化,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试点省、国家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加快建设,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任务全面完成。贵州政府数据开放是全国5个A类地区之一。

“以前变更营业执照这个部门跑完,那个部门跑,有时候来回跑几趟还是说差材料。”贵阳市民段颖经营服装行业多年,由于经营地点更换,多次变更营业执照。

贵州省智能政务自助柜台(央广网记者 周娴 摄)

“现在上贵州政务服务网申请就能办理,相关业务可以自己办,方便多了。”段颖说。在电脑上登录“一网通办”平台后,申请条件、申请资料、办理流程等信息一目了然,根据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就可以了,既省时又省力。

在2021年全国重点城市政府数据开放评比中,贵阳位列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成都;连续6年数字经济增速全国排名第一……

如今的贵州,走进乡间地头,可以看到大数据让农村发展装上了“智慧眼”、乡村振兴、生态治理有了“智慧芯”。

“自去年10月以来,我已获得碳汇资金3912元,我用这笔钱给孩子买了新手机,方便孩子上网课,种树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也能增加我们的收入。”纳雍县土补村林户代表王德先说。

为了将树林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贵州省组织实施了单株汇碳精准扶贫项目,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了单株碳汇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将树木信息和贫困户基本信息一起录入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树木、碳汇价值、贫困户基本信息等数据库,发动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行购买。

据测算,1棵胸径5厘米左右的树每年碳汇量约为10千克,可吸收10千克二氧化碳,释放7.5千克氧气。根据树木碳汇量和国内外碳市场价格,贵州省确定每棵树每年的碳汇价格为3元,开发一次可连续售卖6年,6年以后可持续开发。

谈大数据必谈贵州,谈到贵州也必会谈到“中国天眼”。

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有“中国天眼”之称。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一观天巨目、国之重器,正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凝望星空,探寻宇宙。

目前,FAST实际观测机时达到了5370小时,其天文大数据处理及天文研究硕果累累: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

2021年,科学家依托FAST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FAST已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未来,FAST正在酝酿拿出1%的观测时间,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科学家将配合孩子们探索自己的奇思妙想。

中国天眼(央广网发 李庆红 摄)

贵州省以FAST项目运行提供各种保障服务为契机,规划建设和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有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FAST项目的落户地平塘县克度镇,随着“中国天眼”景区、克度镇天文科普馆陆续建成,该镇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中国天眼”已成为贵州一张靓丽的世界级名片。

贵州省全年平均温度15度左右,PM2.5常年在30以下,贵阳市更因天气凉爽被称为“爽爽的贵阳”,高海拔、低气温、低电价、非地震带,得益于这样的先天生态优势,许多企业都把数据中心建立在贵州省。据统计,贵州省运营及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有23个,规划服务器400万台。

作为“中国机房”,具有先天生态优势的贵州不断吸引数字经济产业落户,也持续发力将大数据与大生态融合发展,探索大数据先进技术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度结合。

绿色林地变身“金色宝地”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2021年6月28日,荔波小七孔景区游人如织(央广网发 姚先顿 摄)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交流平台。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走在黔中大地,只见绿水青山映入眼帘。这样的成果是如何取得的?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大生态作为三大战略行动之一,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贵州广大干部群众的最高共识和自觉行动。

除了每年3月12日全国植树节,贵州还有这样一个植树的传统,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群众上山开展义务植树。

黔南州龙里县醒狮镇花农们正在培育管护非洲菊(央广网发 冯小东 摄)

截至2020年底,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森林面积是耕地面积的两倍以上。而绿色森林也逐渐产生了复合效益。2021年7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贵州林下经济出现了从地方探索到省级统筹、从松散无序到规范有序、从追求短期效益到谋划长远发展的新转变。

毕节市纳雍县昆寨乡千秋村依靠当地“两山夹一河”地貌,因地制宜建起“绿色银行”。在核心河谷坝区种植玛瑙红樱桃2300亩,樱桃林下套育茶苗627亩;河谷两岸坡地种植桑树1100亩、杨梅800亩、板栗200亩。

纳雍县千秋村原产大量的野生杨梅,当地政府从外地引进名为“黑炭”的杨梅品种,通过和当地的杨梅杂交,培育出一种拥有独特风味的新品种,深受游客及外地杨梅种植大户的喜爱。2021年,千秋村杨梅总产量15000公斤,销售金额27万元。

在杨梅种植业上尝到了甜头,2021年12月,千秋村根据群众意愿及市场需求,积极申报扩建项目,在原有基础上种植杨梅26万株,新增种植面积达500余亩,可带动村民就近就业300余人,为杨梅深加工打下坚实基础。

山,还是那座山,但是变了模样。

遵义市桐梓县是“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拥有20多万亩原生方竹林。立足资源禀赋,该县将方竹作为“一县一业”发展,重点打造了100万亩方竹。2021年,全县产笋约5.5万吨,产值6.5亿元。

桐梓县把方竹产业打造为“绿色银行 ”(央广网发 杨茂华 摄)

通过多年的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造竹,如今,全县森林面积2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得益于茂密的森林植被,九坝镇山堡社区浓浓的负氧离子沁入心脾,让人心情豁然开朗。当地村民主动发挥“森林村寨”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每年都有几万游客选择在山堡社区养生避暑。

“顾客看见我们家周围都被树木环绕,他们觉得特别好。家里70多个床位从来不愁没人住。”桐梓县九坝镇山堡社区红灯笼乡村民宿经营者陈明芬说。

让绿水青山永续增值,就是要尽最大可能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精细平衡,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在贵州这片红色土地上,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贵州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走进遵义红军街,经常能看到一群老人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放声高歌。

“遵义是革命老区,我们从小接触红色文化,有责任继续传承下去!”71岁的遵义市民罗光华,连续唱了17年红歌,退休前,每次单位组织合唱,总能看到她的身影。退休后,她更是将爱好做成“事业”。

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到娄山关上的“马蹄声碎”,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贵州成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

遵义会议会址(央广网记者 周娴 摄)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关键“章节”。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共产党员黄大发自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天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如今,渠道边上修建了木栈道,村子里也陆续开办了农家乐和民宿,每年进村参观学习、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0万人次。

黄大发常说一句话:“共产党员怕牺牲能行吗?那些先烈拿身体去堵枪眼都要干,我们做事就要有这种精神。”

“遵义人民以实际行动告慰了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灵。”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始终是遵义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放眼整个贵州,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各族儿女始终奋勇前行。

从顶云公社“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大关村人“抠万年土、造米粮川”,到“女愚公”邓迎香……时光荏苒、物换星移,唯有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志始终如一,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斗志日益昂扬。

曾经的贵州,常被外界贴上“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标签”。

在党的领导下,贵州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历史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发生的全方位深层次历史巨变,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新的起点,新的长征。今日之贵州,正继续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夏凌云

统筹:陶玉德

记者:周娴 张翼晶 任振国(实习记者)

编审:张伟 李晓冉

视频:任振国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