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土里淘金”,南海新区田间唱起丰收歌

又到瓜果飘香、原野金黄的丰收季,威海南海新区到处唱响着丰收欢歌。累累硕果结出的是一年的好收成,是农民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9月21日,在南海新区小观镇南七口村的玉米地里,玉米青贮机正在收获秸秆青饲料。这片土地是小观镇政府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的,由镇级国有公司观海农业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管理。为了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观海农业利用农业项目落地前的空档期种植上了青贮玉米,带穗玉米经过机械化作业,实现了收割、粉碎、装运一次成型。

“目前我们正在对500亩的春玉米进行青贮收割,这些青贮将卖给当地大型的奶牛养殖企业,再过一个月,我们将对1000亩的夏秋玉米进行青贮收割。”南海新区小观镇观海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种植了1500亩的青贮玉米,可带来100多万的经济收益,这些收益将用来支付农民的土地租金。

看着成方连片的玉米地里农用机械往返穿梭,南七口村村民宋爱宁喜上眉梢:“又是一个丰收年啊!”。他掰着手指头算着一笔账:以前种地每亩500块钱,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地光租金就800元,还可以到周边的农业企业里打工,年收入比以前翻了2倍!

全域城市化下的南海新区,土地规模经营成为盘活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据南海新区小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福晓介绍,今年他们已经规模流转土地5000多亩,万和七彩、景翔果蔬、万鑫畜牧等农业龙头企业持续膨胀发展,今年新引进的北美冬青项目已种植1380亩,后续将打造全国最大的北美冬青繁育基地。“对于未流转出来的土地,我们通过合作社带动,打好特色优势牌,走‘特’‘优’发展之路,让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孙福晓说。

眼下,“万家口地瓜”将迎来丰收季节。在小观镇万家口村,300亩的地瓜田里,农民正在忙着收获前的准备工作。据万家口村村委委员于安宁介绍,万家口地瓜种植悠久,地瓜因口味甘甜、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大家青睐,是当地有名的特色农产品。为了扩大万家口地瓜的影响力,万家口村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村村民发展地瓜种植产业,并注册地瓜品牌“薯香万家”,现在全村60%的村民种植地瓜,今年预计可收货80多万斤,每斤卖价2元多。

丰收的果实让农民脸上写满笑容。小观镇万家口村村民于云良说:“我们就管种就行,村里有合作社帮着卖,镇上还有专门的电商公司,线上线下,根本不愁卖。”

在威海南海新区乡村振兴服务队的牵线搭桥下,农业企业与区内高校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合作,让“电商”成为农民“新农活”。此外,智慧农业提质增效也让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转变。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的1000多亩苹果基地用上了物联网技术,土壤的湿度、温度、PH值等10多项指标,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控制,配合着智能化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整个农业园区尽显“科技范儿”,高科技的利用,使得今年苹果的收入达700万元。

喜看丰收,共奔小康,新型职业农民迅速成长,开启了“土里淘金”的新生活。“80后”青年李长生就被吸引回了老家西店子村。“之前在外地做装修工作,现在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干脆就回家创业了。”李长生说,现在他流转了村里的40多亩土地,种植大姜、蘑菇,带动村里20多名村民本村就业,去年销售收入近百万元,今年又新上了苹果项目。

农业结构更优、生产更绿色、质量更高,新型经营主体日渐壮大,农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些构成了丰收节的深厚底蕴。(威海新闻网通讯员 王晓根)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