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写在习近平主席在瑞士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演讲五周年之际

历史,往往在一瞬间写就。

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担当,以天下为公的情怀,全面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时间是最伟大的检验者。5年来,世界持续动荡变革,人类社会负重前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现实映照下,愈加焕发出真理耀眼的光芒。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这是与时偕行的中国答卷。

当今世界,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动荡交织。全球经济复苏受挫,种族、民族矛盾加剧,发展鸿沟拉大,人类社会遭遇多重危机,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开放与封闭、共赢与零和、团结与分裂,两股力量相互博弈,两种前景迥然不同。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5年前,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发出时代强音,有力引领了世界大变局的正确方向。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会见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5年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不断丰富,实践路径愈加清晰。

疫情再度证明人类休戚与共。2020年5月18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艰难时刻,习近平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主张。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

2021年4月6日,中国向黎巴嫩政府和军队援助的两批新冠疫苗运抵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 摄)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2021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寻找最大公约数。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2021年9月21日,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仅3个多月,就已经得到联合国机构等国际组织以及近百个国家的响应支持。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时俱进,为解决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海洋、核安全、网络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各方向、各领域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这是一诺千金的中国行动。

5年前,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主旨演讲,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一幅蓝图,为世界向何处去指明了道路。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重申,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约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方已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数量名列第一……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中国言出必行的大国担当、行则必至的大国力量。“形势艰难的时候,中国总是挺身而出。”有外媒如是评论。

2021年9月18日,工作人员在科特迪瓦阿比让国际机场转运中国国药集团供应的新冠疫苗。新华社发(伊万·宋摄)

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习近平强调,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时刻,中国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海外媒体评论称,这是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有力回击,是多边主义的重大胜利。中国成功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及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经贸盛会,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这是开幕式前,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集体合影。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摄

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发展鸿沟面前,中国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共同发展。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从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入手,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刚刚过去的2021年,习近平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79次,视频主持和出席重要外事活动40起。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擘画各国人民福祉的最大同心圆,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这是天地同春的中国担当。

5年前,习近平全面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日内瓦万国宫,热烈的掌声响起了30多次。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此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2017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主持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朋满座。29位外国元首、130多个国家的高级代表和7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任踊跃参会。如今,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到行动,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同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代表们合影。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2018年11月,中国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况空前。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境内外企业、40多万采购商云集“四叶草”,几天时间成交额就达到近600亿美元。迄今,四届进博会累计成交额接近3000亿美元。

因为追求和平发展繁荣的愿望相同,坚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理念相同;因为有着对生命同样的尊重,对美好生活同样的向往,各国对中国理念和行动“用脚投票”。

“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7月6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如是强调。

胸怀天下,立己达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植根于“仁者爱人”“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一株小小的菌草,走出国门,让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家庭主妇扎卡阿博里再也不用为给孩子买新衣而发愁。

一支新冠疫苗,不远万里来到巴西亚马孙雨林深处,被当地人称为“最困难时刻到来的最美礼物”。

一条铁路,穿梭于崇山大川,为老挝人民实现了“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梦想。

……

中国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右一)让尼日利亚留学生试尝幼嫩菌草的味道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从“一带一路”到全球发展倡议,从非洲兄弟到东盟十国,从加勒比海到浩瀚的南太平洋,从驰骋在中东欧的“钢铁驼队”,到一架架在疫情严重地区的机场起降运输疫苗的飞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握住中国伸出的友谊之手,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高高飘扬,指引着世界前行的方向。(记者 徐祥丽)

责任编辑:陈海芹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