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来青谢君恩

一声“闺女”,一簇热泪。一个拥抱,一句感谢。时隔174天,又是一场跨越一千公里的相聚。只不过,这一次换做我们赶到青岛,向你们报个平安,向你们道一声感谢。还有个无比重要的事儿,看看你们摘下口罩、脱去防护服的样子……




康复患者打出横幅感谢青岛医护人员。

9月19日晚6时,武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组团乘坐飞机抵达青岛流亭机场,迎接他们的是援鄂队员——市立医院姜莉护士长。四名康复患者中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54岁,都曾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9楼接受过治疗。此行的目的是感谢他们的救命恩人——青岛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二队。市立医院援鄂队员们从接机开始,精心为他们安排行程和住宿。9月20日,市立医院四名护士长担任导游,带着四位武汉“老朋友”一起游青岛。  

一大早,市立医院援鄂队员刘莎莎、孙志萍、王方圆、赵会丽四位护士长前往四名武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住处与他们汇合。一见面,彼此就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见到他们每个人恢复得特别好,我们特别的高兴。”市立医院东院泌尿外科护士长刘莎莎说,“特别亲切,完全没有生疏感,我们聊的特别开心,他们也特别兴奋,因为从来没见到我们的摘掉口罩、脱掉防护服的样子。”

为了让武汉“老朋友”有个美好的青岛之旅,护士长们通过商量,将游览的第一站定在了海底世界。“武汉有江,也有极地海洋世界,我们就想让他们逛一逛青岛的特色景点,又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大,不能太累,所以选择了上午游海底世界,下午游奥帆中心。”刘莎莎说,一路上大家聊得最多的是援鄂的事,还有他们康复后在武汉的生活,拍了许多的合影。“聚在一起,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午饭我们点了海鱼、蛤蜊等青岛海鲜,也有家常菜。”刘莎莎说,难得的青岛之旅让他们彼此之间心贴得更近了。康复患者李顺平感动地说:“你们千里驰援,以命救命,我们真的非常感动,今后大家就要像亲戚一样的走动。”    按照四名武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计划,9月21日,他们将前往市立医院东院,向曾经为他们拼过命的援鄂队员们送上锦旗和感谢。

风雨同舟,永感君恩

四位康复患者讲述与青岛援鄂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

在即将开启青岛感恩之旅之前,武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李顺平与记者取得联系:我们要去青岛感谢恩人了,一共四个人。在李顺平的帮助下,四位康复患者一一讲述了他们与青岛援鄂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

你们来武汉没吃过鸭脖,这次寄来一百盒

“闺女,别给你们添麻烦。”此次感恩之旅的组织人就是援鄂队员们口中的“李叔”——62岁的李顺平。在住院期间,他感动于医疗队员对病人无微不至的照护,创建了“青岛-武汉双城记”微信群。他说建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感谢,感谢以命搏命的青岛人。

“武汉和青岛,都是临水而居的美丽城市,一个江边一个海边,武汉同济医院,是‘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的原工作单位,有着全国知名的医疗团队,这次参加抗疫,再立新功!青岛距离武汉一千多公里,我曾经三十年前去过一次,非常美丽的一个城市,青岛海鲜,青岛啤酒全国知名,武汉鸭脖、热干面闻名全国。”这是“武汉-青岛双城记”的群说明。李顺平曾在群里立下一个诺言,康复出院后,要联合其他病友到青岛感谢他们的救命恩人。半年以来,武汉青岛双城记群里依旧热闹,武汉病友关注医疗队的每条动态,无论是医疗队获得武汉工人先锋号还是李永春院长进京领奖,武汉病友总在第一时间转发到群里祝贺。“本来女儿和老伴准备陪我在9月14日来青岛,后来在群里一问,又有病友要来,所以我们改了出行的日期,预订了9月19日的机票。”

近一周,李顺平一直盘算着该给救命恩人带去什么礼物。“武汉的鸭脖子和热干面最有名,但是医护人员来的时候,武汉马路上都没有人,鸭脖子、热干面都没吃上,热干面要吃先做的,鸭脖子可以带走,所以我和此次同行的病友们一起凑钱买了100盒鸭脖子,提前邮寄到了医院。”李顺平告诉记者,这次来青岛也是向援鄂队员们发出邀请,待明年3月樱花盛开时,欢迎来武汉吃热干面、赏樱花,“到时候,我们全权负责接待。”

带来珍贵的纸鹤,感恩折纸救命人

本次前来的吴红54岁,曾经是病区里的病危患者,这一次她从威海赶往青岛,再见援鄂医疗队队员后她泣不成声。回忆起那段隔离的岁月,她说到:自己一家五口感染,听到老公不幸离世的消息她的天都塌了,加上自己病情危重几次产生轻生念头,一只脚已经迈出病房窗户外。是医疗队队员和病友们的陪伴帮她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查房医生握着她的手和她一起掉眼泪的场面她永远忘不了。出院时没有给医疗队鞠躬一直是她心头的遗憾,还好这次有机会弥补,终于觉得宽慰了。

吴红说复诊时的医生告诉她,最后恢复成现在这样可以说是奇迹。当时,为了给吴女士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三八妇女节时,市立医院医务人员折了只纸鹤送给阿姨,纸鹤上写着队员的名字。吴红说当时那只纸鹤带给她无限的温暖和力量,至今珍藏。她说“那时候医生护士都戴着防护服,看不清他们的面容,这次来青岛,就是想见到千纸鹤上的人,想感谢这些亲人!”

“把吃的用的给了我,一定要感谢人家”

71岁的叶静渝是此行年龄最大的病友。说起援鄂队员,老人连说多次,“他们太好了,我当时就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感谢人家。”当初微信群里李顺平提议要来青岛感谢医护人员,老人第一时间赞同。虽然年事已高,但并不能阻止她感恩的步伐。

“2月10日,我进医院开始打吊瓶,因为去的时候很匆忙,没有带洗发水、沐浴露,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了了,我就和护士说,能不能把你们的洗发水、沐浴露倒一点给我。没想到护士很快和位护士长讲了,第二天他们给每个患者送了一套洗护套装,都是位护士长掏钱买的,当时我就说,你们怎么这么好啊。”老人告诉记者,还有一件事让她特别感动。当时同病房的患者陆续出院,只有她迟迟出不了院。“我很焦急,觉得住院时间长了,营养跟不上。我就和一个网名叫‘青黛’的护士说,能不能给我买点水果和牛奶。她说,‘我们也不能随便出去,这样吧,我把我的吃的给你。’第二天,羊奶粉、饼干、橙子都送来了,整整两大包。”老人反复说,“这些孩子们太好了,所以我一定要来青岛当面道谢。”

是青岛恩人,帮我捡回这条命

当得知李顺平在群里组织青岛感恩之旅,67岁的金清莲也赶紧报了名。2月19日,金清莲住进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病区,一直在4月2日才出院。病情最严重的的时候,她呼吸困难、喘不上气。“当时入院很匆忙,生活用品都没有准备,是护士孙明华给我买了卫生纸等日用品。”李永春院长、陆学超主治医生等都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常常是晚上在群里告诉医生,哪里不舒服,第二天一大早,医生们就来查房了,根据我们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到了三月中旬,我的病情就基本控制住了。”金清莲感慨地说,“是青岛恩人,帮我捡回了这条命。”

新闻内存

这支队伍创造“青岛奇迹”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青岛市市立医院积极请战援鄂,率队带领五家医院、132名队员组成青岛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二队,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9楼病区,与17支国家医疗队在武汉共同会战50天,共接诊病人104名,其中重症和危重症96名,轻症8名。创造了患者零死亡、零插管、队员零感染的青岛奇迹。他们在救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尖刀引领促攻坚”的作用,形成超强战力,攻坚一线,为挽救生命、决胜疫情,立下了汗马功劳。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责任编辑:于波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