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外国创客没有后顾之忧?青岛高新区扩大开放合作的国际朋友圈

青岛高新区锐意进取,以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牢牢把握“高”和“新”发展定位,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高标准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客厅”。2020年7月,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开门纳客;11月,依托欧盟项目创新中心(青岛),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建立合作关系,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正式揭牌。以此为依托,青岛高新区越来越具国际范儿,云集了一批赫赫有名的外资“大腕”级项目,不仅为高新区带来资本、技术经验和就业机会,也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把加强对外开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平台效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青岛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纪芳表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硬核“保姆式”服务

“在中国注册企业的步骤是什么?”“能帮我约几家可以对接的中国企业吗?”“明天开会帮我翻译一下吧。”这是新入驻青岛高新区的比昂•安德森对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出的请求。2021年6月,来自丹麦的比昂•安德森独自一人带着自己的环境技术来到了青岛高新区,成立了青岛丹斯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业务涉及沼气工程设计及施工、水环境污染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设备进出口代理等。但只身前来的比昂•安德森对中文的理解少之又少,能让他毫无后顾之忧地来青岛创业的底气,正是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的大力支持。园区不仅为他提供工作中所需要的一切帮助,还对其在人才公寓申请、企业开户、租赁实验室等多个方面进行支持。

依托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比昂•安德森现在已经与青岛高新区立菲生物产业园签订了租赁协议,用于自用实验室开发建设,目前已采购好试验设备,并对相关实验室证照进行了申请。“我现在工作在这里、实验在这里,也住在这里。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只有10分钟,尽管我还没有开始招聘员工,但园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热心帮助我,让我感觉到这里的环境太棒了!”比昂•安德森说道。

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是欧盟项目创新中心北部中心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等联合建立的跨国合作平台,旨在为中欧两地建立起产业、项目、人才沟通的桥梁,致力于开展中欧科技、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促进工作。2021年,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共促成合作项目13个,主办系列主题对接活动12场,线上展会交流活动33场,开拓国外优质科技园区和集群机构资源近30家。

整合一流资源 合作交流百花齐放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国家高新区要加大开放创新力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服务园区内企业“走出去”,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园区合作。站在对外开放的新一轮风口,青岛高新区正以更广阔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

日前,2021年第二届欧洲一流科技园区峰会系列活动在青岛高新区落下帷幕,峰会针对康复器具、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进行了线上对接和推介,中欧双方就多个项目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相关企业也建立了联系。

在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的对接下,山东省农科院也与丹麦技术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等国外科研资源达成多项合作,就农业科研项目开展联合创新、技术及人才培训交流,并共同申报了2021年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对国内科研机构的研发创新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促进相关地区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一直在尽力促成中欧两地间的科研合作,为国内科研找寻到更加匹配的国际资源。”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青岛高新区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帮助有对欧合作意向中方企业,尤其是青岛市及高新区企业做好需求发布和匹配对接。拜访海大生物、海尔生物、中车四方车辆研究所等重点企业和机构57家次,通过欧洲企业网络帮助悟牛机器人、海尔、远大集团等中方企业发布对欧合作诉求20份;还同步帮助瑞典达拉纳省科技园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推动中瑞化工施工建设项目合作对接,为中欧两地编织了一条互动的“纽带”。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扩容国际“朋友圈”

在青岛高新区的腹地——智力岛上,链接着欧盟、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和人才资源。日本WFC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基地等一批国际合作平台布局于此,各类国际交流活动频频上演,为青岛打造中国北方新的开放战略支点汇集技术、汇聚资本、汇合要素。

为加强与国际创新产业高地联动发展,加快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青岛高新区持续链接国际资源,争取政策倾斜,大力拓展伙伴网络。欧洲一流科技园区(青岛中心)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AO研究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德国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等就促进中德联合教育项目合作、推动人才交流与培养达成战略合作。与韩国忠南科技园和韩国EDResearch创新平台签署合作备忘录,探寻中韩氢能源产业合作和商业支持模式。

建平台、享资源、谋发展、赢未来,青岛高新区正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树立开放思维、敞开开放胸襟,加快集聚国际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高端品牌等全球优质资源要素,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进一步扩容国际“朋友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刘锟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