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方案(2020-2025年)》出炉
全球精准招商,打造优势产业集聚高地
到2025年,三大产业集聚区累计推出净地37.3平方公里,产业规模达到2700亿元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0日讯 日前,《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作为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中面积最大的园区,青岛将以“核心”土地打造国际招商“高地”,到2025年,累计推出净地37.3平方公里,集聚行业领军企业不低于130个,产业规模达到2700亿元。
青岛日报2020年7月20日3版
高点占位的青岛,将如何通过国际优质资源的招引配置,撬动城市产业能级的全面提升?根据《方案》,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将重点打造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三大产业集聚区,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招引,打造具备“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青岛优势”的产业集聚高地。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中德生态园。
三大集聚区都已经具备相当的产业基础,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聚集态势。国际招商产业园的发展又将为各个集聚区勾画怎样的产业蓝图?根据《方案》,集聚区将聚焦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集群配套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特色彰显的优势产业集群集聚高地。
▲位于即墨区的一汽汽车产业园。
其中,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位于西海岸新区,净地4.5平方公里。数字科技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及超高清视频等全产业链;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机器人制造,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即墨片区6.3平方公里,莱西片区15平方公里,将加快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全面突破动力电池、电控系统、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部件设备研制,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电器等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建设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位于平度市,净地11.5平方公里,将围绕智能化、物联化家电生产和核心零部件配套项目,重点发展白色家电整机、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数据传输和处理模块,全面提高智能家电产业聚集区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智能家电第一镇。
▲为莱西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国轩电池生产线。
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为产业的全面起势准备了含金量十足的“黄金政策”。探索推行“标准地”供地模式,是国际招商产业园的创新之举。《方案》要求园区内新增用地指标配置实行项目化。实施“亩产效益”改革分类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并对各集聚区投资强度、达产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税收和产业用地比例提出了相应要求。
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综合保障机制,《方案》提出在土地供应、资金安排、产能压减、能耗指标等方面享受政策支持。对符合入园条件的项目,按“一事一议”方式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对能耗指标和煤炭替代指标给予重点支持。
给项目以全方位金融支持,《方案》提出综合运用财政奖补、政府债券、银行贷款、保险资金、专项基金等方式,加大对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按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财政政策和创投风投政策对企业上市和股权投资给予奖补。建立投资项目“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和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园区项目建设。
对科创平台和人才提供支持,对新获批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给予1000万元奖补。鼓励园区面向全球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对入选青岛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的,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的综合资助。
对招商引智实行“悬赏式”奖励,对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行业龙头企业新设项目,年实际到账外资不低于1000万美元的,按实际到账资金的2%给予奖励,并对招商引资团队或个人予以奖励。新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其本部租用自用办公用房,由项目所在区市按年度租金30%标准,连续补助3年。
在组织保障方面,《方案》提出建立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求相关区(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培养专业招商团队,强化“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个专员、一跟到底”全流程服务;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优势,依托“国际客厅”,吸引全球资本、人才、项目集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标准,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加快建立“一企一策”政策供给机制,为领军企业配备服务大使,提供直通包办服务。(青报全媒体记者 杨 光 摄影 傅学军)
全球化语境下产业集聚的“新思维”
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全面起势加速“生长”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日前,《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今年3月,在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以《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5年)》的身份初次亮相,就传递出不同以往的分量。
在疫情冲击重构世界经济版图的背景之下,在济南、青岛、烟台打造国际招商产业园,这一举动显然承载着山东用更高水平开放撬动发展全局的战略考量。而站在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发展新风口的青岛,这一产业园也将在城市产业能级的全面提升、加速新旧动能更迭、实现城市竞争力跃升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海信平度家电产业园。
正是这样的定位,让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的运行拥有了新的逻辑:
产业定位更精准。锚定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三大产业,其中,西海岸片区重点打造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即墨和莱西片区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在平度片区重点打造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
招商标准更高。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要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要素支撑更强有力。仅用地供给,未来5年三个片区就将推出37.3平方公里净地。
发展目标指向更高。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700亿元。
在新的逻辑驱动之下,开局之年,一个个在青岛产业发展历程中极具突破性的产业故事,正在产业园里精彩上演。
高视野超前谋篇布局,高质量全球精准招商
登高方能望远。
这是一个起点就是高标准的国际招商平台,意在打造具备“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青岛优势”的产业集聚高地。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推出的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位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净地4.5平方公里。国家战略的层层叠加,是这里的先天优势;区内的中德生态园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支点”;已汇聚西门子、海尔等世界500强企业,首期推出净地2平方公里。如何在寸土寸金中最大化地成就新的产业优势?
“目前看,集聚区智能制造产业链条已成规模,从方案设计、研发创新、生产基地到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良好产业生态已建立,主导产业集聚度已达70%以上。但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产业链条还有待培育发展。”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委副主任徐海洁表示,“芯恩(青岛)集成电路等引领性项目的落地将起到带动作用。”
在即墨区和莱西市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净地21.3平方公里,汇聚了一汽-大众、北汽新能源等行业领军企业,产业规模接近1000亿元。
依托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即墨片区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业集聚度达90%以上。在产业链条相对完备的情况下,如何发掘新的发力点?
即墨片区瞄准的是更高端的产业布局。即墨区委常委、副区长鞠朝友介绍,面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集聚区将围绕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已经与微软(中国)就智能汽车与物联网创新中心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莱西片区位于莱西市姜山镇,是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净地面积最大的集聚区,共15平方公里。拿下全国首张新能源汽车牌照,坐拥全国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全球第一条部件级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量产生产线……在前期创造的产业纪录的基础上,集聚区的规划体现了这座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全力构建国内产业链条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为此,我们在谋划国际招商产业园发展思路上强化全产业链思维,建设多车企、多车型、多动力源的产业基地。” 莱西市委常委、副市长江联军介绍。新引进的青岛首家本土资质整车生产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的整车制造总部基地项目已经开工,还将在莱西与五菱柳机、韩国BP蓝星发动机联合打造高端大型发动机项目。
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位于平度市南村镇,净地11.5平方公里,汇聚了海信家电产业园、青岛库曼电器等多个龙头项目,家电电子及配套企业70余家。
“目前集聚区内缺少核心配件压缩机、线路板芯片等配套企业。” 平度市政府副市长徐君表示,“集聚区强链补链延链的目标明确,将瞄准白色家电整机、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数据传输和处理模块,打造中国智能家电第一镇。”目前,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新材料产业园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建设,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8亿元。
今天的投入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正通过高水平编制园区产业规划,绘制出重点产业链全景图。
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专业团队提供专业服务
起跑就是加速度。
2019年底摘地的中南高科青岛即墨科技创新产业园园区,如今已开工面积约14万平方米,招商中心及样板楼已封顶,即将开放。“政府安排专人进行代办服务,容缺受理、线上审批等措施推动了项目快速落地。尽管疫情影响了施工进度,但产业园的开放仍将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 中南高科青、烟、威区域公司总经理韩建强说。
从首次接洽到7月6日正式开工,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落地莱西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这样的“青岛加速度”离不开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引资和推动项目落地过程中的专业精神与“绣花”功夫。
充分挖掘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政策红利,根据《方案》,国际招商产业园探索实施重大项目落户“标准地”供地模式,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培育“链条式”服务、项目招引入驻“保姆式”服务、科创平台建设“一站式”服务、招商引智“悬赏式”奖励,打出政策“组合拳”,向项目释放最大诚意,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
“标准地”招引是《方案》中的创新之举。“标准地”是指在完成区域能评、规划环评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实行“标准地”是“双赢”的选择:企业“落地即可开工”,园区可以把控项目标准,将优质的要素资源配置在优质的项目上。
为此,莱西市赶赴浙江德清学习“标准地”推广应用。据莱西市姜山镇镇长陈军介绍,今年,片区预计出让工业用地约5000亩,原则上均采用“标准地”模式,目前正在进行区域评估编制。给项目完备的土地保障,“新征地项目享受最高的土地优惠政策,扣除上缴山东省和青岛市的土地费用,其余全部奖励,现已储备土地1000亩,项目签约即可开工落地。”平度市南村镇党委副书记邴欢说。
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综合保障机制,根据《方案》,入园项目可以享受土地供应、资金安排、产能压减、能耗指标等方面的有关支持。各聚集区还出台了垂直产业政策;产业关键、核心配套项目可以“一事一议”定制政策。例如,莱西片区和即墨片区就分别拿出专项资金加强地产车补贴支持。“政策拉动效果立竿见影,一汽解放5月产量同比增长45%,销量同比增长100%。”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管委副主任邢惠安介绍。
专业化招商需要专业化的队伍。各聚集区组建了专门的招商团队“点对点”靶向招商。青岛中德生态园经发局副局长潘伟介绍,西海岸片区还建立专家组工作机制,邀请中方和德方产业专家、院士等参与,借力外脑,对拟入驻产业园的项目进行协助评估,同时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前来筑巢引凤。
融入高水平开放大势,共享平台产业集聚红利
“移动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这是今朝时代创始人张俊峰把企业总部基地从深圳搬到青岛的原因。今朝时代是行业领先的储能技术研发企业,是姜山镇的干部在深圳体悟实训期挖回来的“宝藏项目”。张俊峰如今已扎根莱西片区。他说:“创业就是到了一个地方,爱上一个地方,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当地未来的名片。”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当起了青岛的城市代言人,向他深圳的企业家朋友们“安利”青岛,为集聚区对接了多家新材料、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的高成长性企业。依托海尔集团,西海岸片区已经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联合技术以及美国开利、德国倍世等国际知名企业落户。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开放青岛的价值,来到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共建产业集聚、以商招商的大平台、大生态,做青岛城市发展合伙人。
高度集聚的园区为产业上下游企业间提供了无缝衔接的平台。专注机器视觉技术的青岛海之晨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之所以迁入西海岸片区,就是看重这种“衔接”。总经理王振忠举了个发生在“家门口”的例子,海之晨曾为同一楼座的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了锂电池隔膜检测的进口替代技术解决方案。
国际开放平台的乘法效应,在西海岸片区展现得淋漓尽致。潘伟介绍:“我们将充分发挥德国、日本‘国际客厅’平台和德国法兰克福办事处境外招商的作用,聚焦重点国别招商,储备一系列在谈项目资源。”
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的产业集聚对正在推动一体化的胶东经济圈产生辐射作用。平度片区位于胶东五市陆运中心,毗邻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区的区位优势为园区企业拓展了更加立体的发展空间。青岛和华科技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郜运超介绍,未来,和华物流小镇不仅将成为胶东快递转运中心,还将建成临空跨境电商物流集聚中心,孵化一批跨境电商中小企业。莱西片区正在筹备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引入先进表面处理技术,实现电镀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电镀产能将足以辐射胶东半岛。
工业互联网是当前青岛和城市中的企业共同面对的机遇。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技术支撑的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就位于西海岸片区,拥有国内首个虚拟现实技术工业应用联合实验室和中德首个数字孪生联合实验室等资源,意在帮助更多企业敲开工业互联网机遇之门。莱西片区的国轩电池正在苦恼,不同客户小批量、定制化的订单越来越多,而卡奥斯的大规模定制模式刚好可以化解这一难题。
对于正在打造工业互联网大生态的青岛而言,国际招商产业园既是一个产业集聚的新平台,又是“双招双引”路径的新探索。
未来,更多的企业、资本、人才和技术将在此产生“化学反应”,让这里成为青岛的城市产业新高地(青报全媒体记者 杨光 通讯员 李 娟 张笑美)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