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27日讯 “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经济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今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全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年我市生产总值为14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070.33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596.07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6.6%。
“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彰显,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岐涛表示,2021年,全市上下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总的来看,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十四五’开局良好。”
【总量跃升至“14000亿+”,位居全国第13位】
如何正确看待这份成绩单?
看总量,着眼全国坐标系,与同类城市比较——
在“GDP万亿俱乐部中”,2020年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五城都上升至“12000亿+”,五座城市的GDP总量差距仅有405.7亿元,相互间差距很小,竞争异常胶着。
2021年,各地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持续发力,经济发展“稳”的特征持续巩固,经济运行“进”的势头不断积蓄,各城市GDP竞相突破重要关口。
截至记者发稿时已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五城GDP排位与去年没有发生变化,青岛仍位居全国第13位。
但宁波、青岛、无锡GDP总量均跃升至“14000亿+”,分别达到14594.9亿元、14136.46亿元和14003.24亿元。郑州GDP12691.02亿元,仍保持在“12000亿+”。官方预估长沙市GDP在1.33万亿左右,将晋级“13000亿+”。
这意味着,五城之间的GDP总量差距与2020年相比正在进一步拉大,最大差距为1903.88亿元,是2020年的4.7倍。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从城市间激烈竞速的数据比较中显而易见。
看增量,着眼基数效应,客观分析增速波动——
18%、13.8%、10.7%、8.3%,如果仅从绝对值看,2021年青岛GDP四个季度累计增速正在逐步放缓。但对比2020年同期累计增速-7.1%、0.1%、2.2%、3.7%的数据再看,受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影响,这样“前高后低”的走势也在预料之中。
不可否认,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发展环境复杂严峻,增速波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逆风行舟的艰辛不易。再放到更长时间坐标中去观察,两年平均增速6.0%,快于全国(5.1%)、全省(5.9%)0.9和0.1个百分点,青岛经济总体依然保持了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青岛GDP增量达到1735.9亿元。记者查阅自2000年以来历年数据发现,青岛年度增量最高值接近900亿元。而2021年一年的增量,不仅一举突破1000亿元历史大关,并超越了以往任意连续两年的增量之和,这样的成绩着实耀眼,展现出青岛经济发展的“韧实力”。
【多项指标达历史最好,新动能表现活跃】
是什么支撑了这份成绩单?需要分行业看特点——
农业经济总体良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021年,全市粮食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312.8万吨,比上年增加8.2万吨,增长2.7%,连续4年保持在300万吨以上。其中,夏粮产量143万吨,增长7.2%;秋粮产量169.8万吨,下降0.8%。生猪生产显著恢复,2021年末,生猪出栏262.2万头,同比增长28.6%。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0.4万吨,同比增长4.9%;蔬菜总产量661.8万吨,同比增长0.9%。渔业生产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101.3万吨,增长0.2%。
工业生产韧性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增势强劲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6.8%。多数行业和产品保持增长。分行业看,35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8.6%。分产品看,310种工业主要产品中有214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9.0%,其中,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金属集装箱、传感器产量分别增长91.4%、54.6%、1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1%。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1.6亿元,同比增长4.6%,两年平均增长11.2%。
服务业蓬勃发展,重点服务业表现活跃
2021年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41.0亿元,同比增长42.1%,两年平均增长24.2%。行业增长面保持稳定,32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14个行业增速在20.0%以上。重点服务业领域表现活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5%,两年平均增长18.0%。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发展提速,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9.9%、46.0%、44.7%。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支撑作用显著,1-11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5%,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74.8%。批发业高位运行,2021年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50.0%,两年平均增长37.9%。
消费需求温和回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7.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33.7亿元,同比增长1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41.8亿元,同比增长14.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5347.3亿元,增长14.1%;餐饮收入628.1亿元,增长21.3%。基本生活消费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5%和15.1%。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6.2%和32.5%。
投资增长态势稳定,“四新”投资稳中向好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两年平均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8%,占全市投资比重23.1%,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115.6%。“四新”经济投资稳步增强,在建项目4217个,同比增加260个。“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10.2%;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0.4%,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对外贸易量增质升
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8498.4亿元,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2.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29.0%。其中,出口4921.3亿元,增长27.0%;进口3577.1亿元,增长40.7%。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34.9%,占全市进出口总值比重67.2%,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传统新兴市场实现均衡增长,2021年,对前三大贸易市场东盟、美国和欧盟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3.1%、28.4%和19.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4.8%和35.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就业优先深入实施,创业倍增效应持续显现。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13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5.67万人,同比增长6.5%。12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4%。保供稳价力度加大,价格保持温和上涨。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0%,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1.8%。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23元,首次突破5万元大关,同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239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25元,同比增长10.4%。从收入来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6%、10.0%、7.8%、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31,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2021年,青岛经济历经难中求成,成绩得来殊为不易。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份成绩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注脚。同时,这也意味着,青岛将面对更高层次的竞争,并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迎接更大的挑战。
尤其面对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国内经济三重压力,需要承受更多的考验,付出更多的力气。
新的一年,青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有效需求牵引、实体经济振兴、新旧动能转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