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来了!虎年春晚的“青岛元素”

一年一度年夜大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即将上演。

虎年春晚节目单变化显著:郭德纲、岳云鹏及德云社演员缺席,喜剧团队更新迭代到了脱口秀时代;TFBOYS三位成员同场却不同台,既满足了年轻粉丝的心愿也为艺人做了区分;任嘉伦、宋茜登上春晚舞台,青岛中生代明星逐渐成为春晚“熟脸”;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成为春晚舞蹈节目点睛之作,年初就欣赏过这一力作的青岛观众可以重温华彩段落。

春晚节目单

虎年春晚坚持温暖、热烈的基调,“以新颖别致的文艺精品深情反映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冬奥盛会、中国航天等重大主题,艺术呈现上兼具中华文化底蕴和时代审美追求”。

而对于包括青岛观众在内的全国观众来说,虎年春晚不仅是年度压轴文娱大餐,也是总结文化产业成绩、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观象之作。

01

年度红人,都在这舞台上了

经过2021去流量化的一年之后,虎年春晚舞台主打一批具有国民性、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春晚嘉宾也是聚集了一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明星。

以语言类节目为例,贾玲团队(小品《喜上加喜》)代表了创下奇迹的《你好,李焕英》剧组;大张伟、王勉组合(音乐脱口秀《欢乐气氛组》)代表了如火如荼的脱口秀综艺秀;沈腾、马丽组合(小品《还不还》)代表了近年来电影佳作不断的“开心麻花”品牌。

春晚既是当红明星的亲民舞台,也是新生代演艺趋势的集中展示,如何抓住新趋势、绑定新IP,也是城市文化影响力扩容、增值的课题。

青岛近年来与开心麻花影视团队深度合作,从《超能一家人》到《独行月球》都在东方影都拍摄完成,沈腾、马丽《独行月球》预告片也在春节前火热发布。开心麻花喜剧电影IP与青岛的结合越来越深,科幻喜剧、奇幻喜剧在青岛的拍摄,也极大拓展了喜剧类型片的艺术范畴。

用好电影把国民演员送上顶级舞台,这也是青岛与影视产业资源深度互动的体现。热门综艺节目近年来频繁选择青岛拍摄制作,从篮球综艺、卫视春晚到电竞综艺都有重量级项目落地;以《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代表的新型综艺秀去年大行其道,如何吸引新类型网综落地,为春晚舞台输出“青岛选送选手”,也是城市文化IP输出的新着力点。

春晚不仅有年度红人,还有年度人气演出项目。

鼠年春晚呈现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段《晨光曲》,身着素雅旗袍的舞者们踏在小板凳上,蒲扇轻摇、身姿曼妙,演绎美好的弄堂风情。

虎年春晚推出了大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只此青绿》“舞绘”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摇曳舞姿展现青绿山水画的巅峰美感,既有古典的美感也有现代的视觉冲击力,用舞蹈追寻中华文明根脉。

有趣的是,这两部舞剧在登上央视春晚之前都在青岛大剧院上演,青岛观众得以“二刷”年度顶级舞剧。青岛对高雅艺术演出有着精准的市场研判能力,而青岛观众的艺术口味对于全国演出市场风向有着高度的指标意义。

对于岛城演出行业来说,领衔春晚舞台一步,也是一个城市艺术底蕴的体现。

02

春晚舞台的青岛符号

作为最具国民性的平台,春晚堪称演艺工作者的试金石,登上春晚舞台可谓对演艺人员的人气基础、市场价值的权威认定。

回顾春晚40年历程,这个舞台一直少不了青岛人的身影,包括倪萍、黄渤、林永健、黄晓明、黄子韬等一代代“青岛面孔”相继登台,贡献了众多经典节目和名场面。

今年春晚,两位八五后青岛明星任嘉伦、宋茜将与王源、吉克隽逸搭档,为观众带来歌曲《真爱起舞》。任嘉伦、宋茜以低调、专业的风格在演艺圈站稳脚跟,两人都有海外演艺培训背景,都是音乐、影视多方向发展;去年任嘉伦专辑《三十二·立》、宋茜新剧《风起洛阳》相继赢得了上佳口碑,春晚也是对青岛新一代艺人的实力褒奖。

去年春节,来自青岛的“墨小牛”在央视平台大放异彩,实现了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牛年央视春晚歌曲《牛起来》、央视元宵晚会《卖汤圆》“三连中”,这一来自即墨古城的IP产生了亿级频次的传播,墨小牛呆萌风的瑞兽形象大受欢迎。牛年春晚之后,墨小牛不仅推出了布偶、服装等衍生品,还推出了品牌旗舰店。

今年春节,戴上虎头帽的墨小牛出演了即墨古城的宣传片,神气又吉祥。据了解,去年的“墨小牛”采用非遗工艺加工,由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通过高科技云平台隔空合作,真人+高科技一起实现了惊艳的效果。如何持续输出青岛符号,如何将高科技、传统文化与青岛IP相结合,打造具有长期传播力、生命力的文化品牌,也是春晚留给青岛观众的新命题。

03

竖屏春晚,视频新风向?

虎年春晚不仅节目精彩,科技感更是十足,央视运用了“5G+4K/8K+AI”等多项前沿科技手段,观众不仅可以通过CCTV-8K超高清频道观看直播,还可以通过“百城千屏随身听”小程序收听到电视同步伴音;央视还将以“8K超高清频道+地标大屏”的融合方式进行传播,把春晚送到市民身边。

央视春晚现场首次运用LED屏幕打造720度穹顶空间,130台4K摄像机通过对采集视频流的实时处理制作,实现“时空凝结”“多维度变换”等精彩自由视角,实现沉浸式观看需求。

针对年轻观众移动端观看习惯,今年的春晚推出竖屏创作,以往的竖屏只是将春晚画面进行左右横切,保留中间的部分。而今年春晚将采用专门的机位为竖屏进行拍摄,还设立了专用的竖屏导播台,这也意味着从春晚LOGO、字幕信息到画面场景都要为竖屏而进行调整。

青岛作为新媒体产业的重要一极,古麦嘉禾、视觉志等多家新媒体巨头汇聚于此,而横屏、竖屏之争一向是短视频创作的焦点。横屏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和观看习惯,却有较大的画面浪费;竖屏则提供了更多细节和内容,但对于拍摄要求更高,画面容易被字幕遮挡,而且竖屏对手机屏幕占用更长。

春晚歌舞节目适合横屏,而魔术、杂技等节目适合竖屏,对于青岛短视频、中长视频从业者来说,借鉴春晚的机位设计、技术模式,打造贴合欣赏习惯的视频产品,也是春晚留给行业的重要启示。

央视春晚走过40年。1983年,央视首届春晚现场直播,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组成的“主持天团”成为中老年观众无法忘怀的记忆。40年,中国人家中的电视,从小黑白,到彩电,到平板,到大屏,到投影,到全高清、4K、8K……电视技术不断迭代,一茬一茬观众,看着看着长大了,看着看着变老了。

春晚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无法抹去的文艺记忆。毋庸置疑,今年和今后,融入了更多的高科技元素的春晚,仍将成为除夕夜国人一道不可或缺的文艺大餐和中国“年俗”。

作者 | 米荆玉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