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千家万户丨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看到大家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我很高兴。”

今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段村,重点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从乌江之畔到柳江之滨,从八闽大地到雪域高原,各地干部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西延安梁家河村当知青时的质朴心愿。

如今,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年9月,在陕西省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榆林市高西沟村,走进田间地头,与陕北老乡拉起家常。

总书记问得很细:“现在生活上还有什么期盼?”老乡们的回答朴实而真切:“现在都好了,共产党好咧,生活好咧!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总书记听了,笑着说:“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对身体好。”

看到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笑容,习近平总书记很欣慰。

陕西省榆林市高西沟村的谷子地里,村民正在割谷。(2021年10月摄)

“山沟里把温棚建,荒山变成花果园,修学校、幼儿园,老年人修个幸福院……两不愁三保障,家家户户过小康。”榆林市郝家桥村村民自编的顺口溜,生动描绘了陕北乡村的巨变。

“看到你们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人丁兴旺,我感到很欣慰。”在郝家桥村,总书记走进村民侯志荣家,和他话起了家常。

和总书记的聊天中,侯志荣不断重复一句话“党的政策好”。他说,收入多了,心情好了,脱贫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总书记十分关注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在福建,武夷山生态茶园里,听说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总书记点赞“科特派”把贡献写在了大地上;

在广西,看到有“工业思维”的广西柳州人,把一碗螺蛳粉做成了大产业,总书记赞叹道:“真是令人惊奇”;

在青海,看到非遗传承人将加牙藏毯的传统技艺焕发新风采,总书记点头表示肯定,“从这点来看,藏毯产业不仅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在河南,察看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总书记强调,“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了解发展艾草产业”……

2021年,全国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个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融合中提档升级。目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迈上60%新台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

小特色,大产业。如今,“核桃村”“洋芋村”“电商村”……特色乡村遍布全国,快速发展的农村产业,正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2021年4月25日,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漓江阳朔段,实地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总书记谈起少年时代,他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和几个同学在漓江游泳,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些年,这片秀丽山水曾因采石挖砂、乱砍滥伐、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而饱受创伤。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全面清理整治采石场、非法采砂、住家船及网箱养鱼等,实施漓江补水、污水治理、护林改造等工程。

“还有非法采石的吗?”总书记特别问道。

“现在没有了。”

“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毁掉一座山就永远少了这样一座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总书记强调。

漓江流域及其周边村庄,风景如画。

如今,漓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

漓江沿岸的不少村落,村民以往主要靠种养、捕鱼维持生计。随着环境的改善,旅游业兴起,很多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小山村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开展清洁行动,农村环境更加干净;升级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守护绿水青山,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一个个干净整洁、风光宜人的村庄,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希望在田野上蓬勃生长,广袤乡村正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总书记牵挂的乡亲们,喜上眉梢,甜在心头。

责任编辑:孙丽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