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我眼中的春节”

喜庆的春节
青岛大学市北区附属中学 七年级7班 金新宇 指导老师 王廷伟


春节是什么?春节是游子急切回家团圆的期盼。从进入腊月开始启程,不再漂泊,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诱惑不了回家团聚的希冀。

春节是什么?春节是外出打工者头顶上悬挂的月亮,从黎明到夜晚,留下深深的思乡之情。

春节是什么?春节是孩子们嘴里唱不尽的歌,独唱加合唱,带来酣畅和喜庆。

春节是什么?春节是百姓写不完的抒情诗,从欢庆写起要书写一个正月。

春节是什么?春节是人们心中说不完的祝福话,说了又说。

春节是什么?春节是浓浓的亲情,只有春节才能把亲情写得清、写得尽、写得完整。

冬天绷着肃穆而铁青的面孔,海水也结了薄冰,像是结痂的伤痕,枯黄的树枝在呼啸的北风里颤抖,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季,急需一个节日增加喜庆,春节如期而至。

家宴上摆放着何止是美味佳肴,还有春节甜美的喜悦。家家户户忙年,家人脸上微笑,心里流蜜。牛羊猪肉说年是香的,鱼说年是鲜的,蔬菜说年是绿色的,鞭炮说年是响的。年说它是五光十色的,这五光十色是幸福生活染成的。

春节最盼望下一场雪,雪花给天空镀一身洁白,雪花像一张张请柬,借着冬风,传到祖国的山山水水,邀请来年大丰收。瑞雪兆丰年,瑞雪给春节带来欢快,那雪花的晶莹和鞭炮的炸响融为一体,那一派银装素裹的美景尽收眼底。雪像飞舞的絮棉,城市盖上了厚厚的银被,覆盖着一个丰年,雪花的英姿悄悄来了又悄悄离去,默默化成春水,为春节提供优美的意境。

年味
青岛第四实验初中 七年级2班 许馨允


过年,是最开心热闹的一段日子。大年三十,鞭炮声、欢笑声,响彻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吃团圆饭,喜气洋洋。放眼望去,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时光飞逝,思念无边。充满仪式感的中国年,带给我无数幸福时光。以前过年,我期待买新衣服,吃好吃的,收压岁钱,串门拜年。这两年,因防控疫情的需要,国家倡导就地过年。爸爸妈妈响应国家倡导,跟爷爷奶奶商量后,都决定在青岛过年。

去年,是我和妈妈第一次亲手准备过年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虽然没有太多经验,但一打开购物平台,有各类优惠打折推荐、好物排行榜,丝毫没影响我们过年的品质。

每到春节,透过一个个代表符号,我都会闻到一种特别的味道——年味。
挂了一年的对联也该“退休”了,就像过年人们要换上了新衣一样。红红的对联,是对新的一年的祝福,所以贴对联是我们家除夕时最重要的仪式。妈妈学着奶奶的样子,熬了一锅浆糊。往门上和对联上均匀一抹,再把对联贴上去,就算风再大,也吹不下来。

过年了,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年夜饭。我和妈妈一早就开始张罗年夜饭,做好了准备工作。到了下午,妈妈一边看着手机上菜谱,一边麻利操作,我和爸爸则在一旁当“小帮手”,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就这样完美上桌了。年夜饭大概是一年中最温情、最丰盛的晚餐,是一段人间至乐的美好时光。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我又长了一岁。和爷爷奶奶用手机隔屏相望,“云端”拜年,只要心相连,爱就不遥远。中国年,代代传承,是期盼幸福好日子的年。心在哪,家就在哪;心在一起,就是幸福的中国年。

欢欢喜喜过大年
青岛超银小学金沙路校区 三年级1班 徐沅楚


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我都是掰着手指头数还有几天过年。数着数着,新年就悄悄走近了。

过年的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了。大家聚在一起辞旧迎新,爸爸跟我说这叫“熬五更”。大人都在看电视,我和表哥一起打扑克、玩电脑,还要吃好吃的。熬到夜深了,肚子饿,奶奶总会包饺子给我们吃。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饺子里会有硬币,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慢点,不然会硌牙的。每年我都是家里第一个吃到硬币的,奶奶就高兴得合不拢嘴,说:“我大孙子就是有福啊”。一直等到春节联欢晚会的新年钟声敲响,我们才会去睡觉。平常我可不敢这么晚才睡,会被爸爸打烂屁股的。

第二天虽然很困,但是我还是早早就起床了,因为要去拜年。穿上新衣裤、新袜子、新鞋子,吃完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进门之后先鞠躬,然后说爷爷奶奶过年好,这时候爷爷奶奶就会给我一个大红包。不过红包都会被妈妈保管起来,要是归我自己管理就更好了。哈哈,明年我一定要自己管理。给爷爷奶奶拜完年之后,我会跟爸爸一起去长辈家拜年。这次我会收获满满两大口袋的糖果,有水果糖、奶糖、薄荷糖……我都会拿回家之后给奶奶吃,奶奶直夸我孝顺。

拜完年,吃完一顿丰盛的午饭,到了下午,就是我最期待的节目了。我会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在奶奶家,是允许放鞭炮的哦。我们把成串的鞭炮拆散,然后点一根香,一个一个地点。有时候把鞭炮放到一个铝盆下面,点着之后赶紧撤,过会就听一声巨响,看到铝盆高高飞到天上,别提多有意思了。

晚上放烟花的时候,那更叫一个好看啊。我虽然不敢点,只能远远躲在一边看。但是各种烟花在天上炸开,开出缤纷多彩的花时,我都会兴奋地蹦蹦跳跳。

过年真好,好吃、好玩、好热闹,希望大家年年都好。

糖瓜甜
青岛银海学校 八年级6班 戴天彤 指导老师 王晓华


这是个特别的春节,我不能回老家了。虽然见不到那里的亲朋好友,看不到那里的美好风光,吃不到那里的美味饭菜,可是,我依然感受到了老家令人难忘的年味。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小学时学过的童谣,我至今背得滚瓜烂熟。这个春节,我们可是要严格按照规矩认真过的。以往从不忙年的我们,这次竟忙得有些“焦头烂额”。

腊月二十三,是爸爸大显身手的一天,他把老家的年味,原封不动地带到了我家——做花生芝麻糖。

我和爸爸穿上围裙,有些大厨的气派。爸爸用刀背把硕大的麦芽糖砸碎,只听见厨房“咔嚓”声不断,声音中夹杂着糖的香气。桌子上全是飞溅出的糖块,爸爸一手挡着,一手用刀,说道:“老家有个桌子大小的案板,用来砸碎糖果。”我想象不了那是何等大的案板,自己站上去会有多么渺小。我在爸爸旁边剥花生,不知不觉垃圾桶里多了许多红红的花生皮。一时间,“咔嚓”声与剥花生的声音回荡在厨房,成了交响乐。花生剥好了,放在盘子里白白胖胖的一堆;糖砸好了,堆在案板上像一座小山。爸爸找出一口锅,倒上油,倒入花生,小火翻炒,花生变得金黄。随后又倒入黑芝麻,翻炒,芝麻变得油亮。

关了火,静置,又开火,把堆在一起快要粘住的麦芽糖倒进大锅,继续翻炒。我在一旁直勾勾地看着锅中糖融化,把花生与芝麻裹住,把爸爸的铲子也几乎粘住,成了一个大糖块。关火,把糖倒在案板上,爸爸开始用手揉。糖很烫,爸爸伸手,缩回,再伸手,再缩回,直到糖成了一个长方体。他又赶忙拿刀切成长条,生怕它凉了。我接过一片片的糖瓜,趁着糖软把它扭成麻花状。我伸手,立刻缩回——糖是那么烫,顺着手烫进心里。

我看着爸爸的手,那手紧握着糖,那是有老家味道的糖。我知道,爸爸是在想家呢,一年才回一次啊。我拿了一颗扭好的糖伸向爸爸,说:“爸爸吃,这糖有老家的味道。”爸爸吃了,“真甜。”他笑着说。我也尝了一颗,糖很烫,很甜。

那一幕,我忘不了了。

不一样的春节
青岛崂山区育才学校 七年级5班 侯一涵 指导老师 曹娜娜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过春节,中国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家乡与亲人们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

最近多地又出现疫情,爸爸说尽量不给社会添麻烦了,而且我妈妈是医务工作者,医院对疫情的防控更加严格,所以我们选择留在青岛过年,这样的春节,于我而言,跟疫情发生前是大不相同的。虽然不能回老家过年,留在本地与三五好友相约一聚,也非常开心。春节前夕,我就和同学约好,一起探寻年味。在地铁上,我看到爷爷奶奶们拉着小推车,车里放着大大的福字,还有喜庆的对联,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过年的香甜气,而且愈来愈浓。

虽然特殊时期国家提倡就地过年,但是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回老家过年依然是割舍不断的羁绊。很多人离家工作一年,就等着春节回家看望亲人。所以国家也不允许一刀切,毕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必须予以保护和尊重。

如今,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家也不再恐慌,能够继续共度美好的春节,都源自国家有力的防疫举措以及国人的团结一心。如果大家都能听从国家统一部署,我相信疫情终将结束,我们能够与亲人顺利相聚,度过幸福祥和的春节。

我爱春节,爱它的热闹和谐,更爱它千百年不变的传承!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