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7日讯 备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精彩绝伦的冰雪比赛在极具观赏性的同时,也与危险并存。为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专业的医疗卫生保障至关重要,而作为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供应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悉,为保障血液供应及时,青岛高新区企业也贡献出了一份力量——海尔生物与北京血液中心为赛事共创无人值守血液保障方案,将“血站”前移至保障医院,快速响应,做到即时取血,并对操作过程全程进行监控和记录,让用血更加高效和安全,避免浪费。
远程发血,为挽救生命提速
走进青岛高新区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园,记者看到了智能无人值守血液冰箱。“得到血站授权的送血人员可通过持刷卡、指纹、账号密码等多种方式,直接打开冰箱门取血。”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血液网软件平台总监冯君祥介绍道。
记者看到,智能无人值守血液冰箱内的血液都单独存放在每个抽屉里,“血型、温度、位置等信息都能自动读取,换血时间、血液安全和质量可全程追溯,有据可查。”
冯君祥表示,血液是一种很珍贵的公共卫生资源,用血安全直接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然而,传统临床用血模式存在取血周期长、不合理用血率高、容易造成血液浪费。“海尔生物创新迭代物联网无人值守血液方案,将临床用血等待时间由半小时提速至不到2分钟,为挽救生命提速。”
据介绍,智能无人值守血液冰箱相当于把血液中心的存储冰箱前移到了医院,在医院需要用血时,血液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操作发血,得到授权的医护人员就可直接从冰箱中取出所需血液,从而在紧急用血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取出所需要的血液。冯君祥告诉记者,无人值守血液冰箱具备入库出库开门权限控制、指纹身份验证、摄像监控记录、温湿度监控上传、设备运行状态监控上传等功能,并且一血一仓,独立上锁,保证每一袋血液的存储和存取安全。
全程追溯,确保血液不浪费
我们知道,北京冬奥会汇聚的参赛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因为人群种族差异,西方国家人群的Rh阴性血型占比较高,而我国人群的Rh阴性血型占比很低,国内阴性血非常稀缺,所以被称为“熊猫血”。如果运动受伤需要输血救治,血液的紧急使用,尤其是“熊猫血”的保障就尤为重要。
而另一方面,由于血液的特殊性,血液由医院接收后,不管是否使用都无法退回到血液中心,所以血液中心不能一次向医院发放太多“熊猫血”,以免造成浪费。但是,如果医院在需要紧急用血时前往血液中心取血,时间太长,有可能错过伤员抢救时机。所以如何保证医院有足量的Rh阴性血能随时使用,又不会造成阴性血浪费,成了这次血液保障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这款冰箱会对送血、取血操作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让用血更加高效和安全,而且不会造成血液的浪费。”冯君祥表示,通过物联网技术,无论是在输血科,还是在手术科室,血液制品都在全流程追溯和冷链监测体系内,血液安全和质量有据可查,未使用的血液有了安全证明,可按照未出库回收,对于没有用到的血液,血液中心可及时取回发给其他用血医院,避免浪费。
所以,此次海尔生物为北京血液中心的赛事用血保障提供了智能无人值守血液保障方案,分别放置在首钢和延庆区医院,专门用于存放Rh阴性血,保障其存放和使用的绝对安全。
持续迭代,适用于不同场景
据冯君祥介绍,海尔智能血液无人值守冰箱是国内首个在血液行业实现自助存取的智能设备,可用于医院输血科、血站供血科、临床手术室等需要存取血液的场所。该产品自2020年初上市以来,先后在绍兴中心血站、合肥中心血站、青岛市立医院、北京宣武医院、甘孜州中心血站、河南宏力医院等地投入使用,为血站血库前移和医院血库前移提供了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
无人值守血液方案从多方面满足了北京血液中心赛事用血需求。“比如在冰箱授权登录方式上,我们支持刷卡、指纹、账号密码等多种方式,考虑到血液中心送血人员较多且不固定,所以入库时采用刷卡认证的方式,通过刷指定的权限卡可进行入库操作。而在出库操作中,仅仅靠刷卡是不够的,必须要保证血液的安全,所以我们又增加了发血单号的验证,在刷卡及发血单号两重验证通过后,方可取出指定的血液。就这样,把一个个细节通过团队讨论并敲定后,方案也就确定了下来。”冯君祥表示,方案确定后,软件开发的需求也就明确了,他们又紧急组建了专项软件开发团队,开始了加班加点的软件开发。软件开发完成后,在高强度的测试下,经过团队评审,终于达到上线要求。
虽然对智能血液无人值守冰箱的软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但为了防止紧急取血时出现不可预见的异常情况,海尔生物安排了专人驻守在两家医院,进行现场支持,此外,负责软件开发的人员也在远程守护,随时待命。
临床用血事关千万人生命安全。接下来,海尔生物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持续深耕血液安全领域,打造出可持续迭代的智慧血液生态体系,通过链接血站、医院、政府、产业、医生、患者等重要节点,推动不同场景领域内的血液管理模式改革,致力于让生命更美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通讯员 肖玲玲 李心怡)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