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一次次上演“速度与激情”的挑战,作为雪游龙的“眼睛”,塔台控制室在保障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滑行有序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来自青岛中冶东方翻译中心的90后女孩宋春杰正以一名翻译员和塔台播报员的身份,迎接冬奥会的盛开。而她所在的青岛中冶东方翻译中心团队,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建设的4年间,为中外专家架起语言桥梁,以专业的服务,为中国向世界奉献精彩卓越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
项目建设、运行保障和翻译团队现场合影
他们是“冬奥翻译官”
2017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开始施工,项目各大进度节点的验收工作均有国际奥组委及认证组织的外方专家参与,涉外交流频繁,作为国内工程翻译领域“领军者”和中国译协理事单位,中冶东方责无旁贷挑起重任。2018年初,中冶东方组建项目专属翻译服务团队,携手各方、互通中外,在项目施工和赛事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中冶东方翻译中心技术部负责人魏国行负责现场组织翻译工作,这位工程技术领域翻译专家已完成世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工程项目的翻译工作。“作为翻译,我不是个新手,土建施工相对于工艺专业而言也并不难,但我从到达现场的那一刻起就莫名的紧张。一有时间,我就要向加拿大专家讨教喷射工法和专业用词。翻译不但要保证交流,而且要准确、地道的传达双方的意思,说出的话要代表企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
“技术翻译专家”魏国行与外国专家共同验收赛道混凝土样本
“参与冬奥、服务冬奥是很多人一生的梦想,很荣幸我能作为冬奥建设者其中一员,梦想成真!”回忆起参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制冰工作的经历,2019年参加工作的“90后”姑娘王娜难掩内心兴奋。“我的工作是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认证期间协助来自国外的8名国际制冰师和20名国内制冰师进行场馆赛道养护工作。制冰是门手艺活,雪铲、刮刀是制作出光滑平整冰面的关键,刮刀角度不同,制作出的冰面平整度不同。制冰师们带着这些‘秘密武器’,日复一日在赛道上坚守岗位。在翻译的过程中,我见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所有工作人员为冬奥工程辛勤付出的点点滴滴。”
“90后”姑娘王娜(右二)已经成为了制冰领域的翻译专家
2020年8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国际单项组织预认证工作,赛道总长近2公里,垂直落差121米,译员魏有为每天跟着计时计分系统的外方专家巡视至少两趟。由于身着防护服,每次巡视完,浑身早已湿透。
魏有为(右二)、魏国行(左二)与国际塔台专家共同服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译员宋春杰作为第五批被派驻冬奥会项目现场的中冶东方译员,除了前期项目施工的涉外工作以外,还负责塔台管理和调度,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成为正式的塔台播音员。运动员出发位置复杂,现场变动数不胜数,有一次,雪车在刚出发后的弯道即发生侧翻,作为塔台播报员的宋春杰迅速做出反应,立即叫停滑行、关闭赛道,并在第一时间联系医疗队和裁判长告知现场状况,然后通过中英文广播运动员翻车后的滑行轨迹,帮助所有现场人员掌握实时信息。在运动员停止惯性滑行后,告知医疗队前往收车处查看运动员伤势,并广播通知赛道工作人员协助教练将雪车拖出赛道。一系列迅速播报完成后,宋春杰立刻联系制冰师“兵”分三路,检查赛道是否有遗落的任何零部件,尽可能快速地恢复滑行训练。
宋春杰在向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记者介绍塔台设备
打造国内翻译领域第一品牌
为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工程提供官方语言服务的中冶东方翻译中心,成立于1988年7月1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冶金工业部包头黑色冶金设计院情报处,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系国务院直属央企语言服务供应商,是山东地区唯一的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单位。
作为国内工程技术翻译第一品牌,中冶东方翻译中心承担多项国家标准、规范的翻译工作;作为多语种综合性翻译机构,多次承担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东亚海洋合作论坛等高端国际活动、会议的翻译任务。覆盖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俄语、葡萄牙语、波斯语等54个语种,提供笔译、同传、交传、陪同翻译等各项语言及本地化服务。
作为一家以多语种翻译为主的多专业、跨行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冶东方翻译中心在影视剧译制方面也颇多建树,中心目前是芒果TV独家语言服务供应商,为芒果TV综艺、影视剧提供英语、泰语、越南语、印尼语、马来语等语种的字幕翻译、配音等译制服务,在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扩大了中国优秀综艺节目和影视剧在海外的影响力。
2022年,在商务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评审认定的14个 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语言服务)中,中冶东方翻译中心榜上有名。中冶东方翻译中心作为山东省唯一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单位,正致力于打造国内翻译领域第一品牌,并将以崭新的姿态助力青岛的跨越式发展。(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单蓓蓓)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