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9日讯 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剪纸与正月里的青岛相遇,会有怎样一番热闹?继正月初四“迎冬奥”“玩艺”微市集开进安徽路16号的小红楼美术馆,这处青岛知名网红打卡地今天因为一场剪纸技艺的交汇而再度变得热闹非常。“虎虎生威”2022生肖剪纸名家邀请展系列年俗活动火爆开启,国家级非遗民间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金奖得主倪秀梅亲临现场,与本土剪纸高手交流切磋,一同“闹新春”。小红楼配上火红的剪纸,再加上即将在正月十六在这里开启的小小糖球会,象征壬寅虎年的红红火火。
“虎虎生威”2022生肖剪纸名家邀请展系列的年俗活动,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小红楼美术馆承办。展览共展出了80位青岛剪纸艺术家的近百幅作品,以及25位各地剪纸名家的30余幅剪纸力作。这其中,也包括倪秀梅的作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十大神剪”获得者,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获得者,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员,倪秀梅此番特别带来了其代表作之一,以东北特色地域文化为题材的“东北风情”系列剪纸作品。这套作品将作为春节贺礼,赠予青岛市手工艺博物馆收藏。
2006年,倪秀梅正是凭借同样的东北民俗题材剪纸《东北大豆香》,夺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金奖。活动现场,她与青岛的剪纸同行们围坐桌前,共同进行剪纸创作,现场洋溢着传统佳节浓郁的喜庆气氛。
身在东北,作为北派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特别告知观海新闻记者,她的祖籍却是在青岛的即墨。自然地,传承自祖辈的剪纸技艺中也就融合了当地的满族风尚和山东地方特色剪纸风格,粗犷中有精细,精细中又透着豪放。
其实,剪纸这门传统技艺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演变,一代代手艺人不断推陈出新,由过去的单色,到现在的点染、套色等等。剪纸的技法也日趋多样化,不断融入当代的艺术特色。倪秀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说老一辈人的手艺更多只停留在对动植物的传统描摹上,新一代的剪纸人则有了更多生活素材和内容去挖掘和创意,剪纸的传承一定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
倪秀梅希望自己的作品既能够保留初入行时的那份纯粹的情感的稚拙,又能够在技法上不断精益求精,追求精美。随着阅历的增长,她也有了新的目标方向,那就是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齐白石的绘画那样,大道至简,寥寥数笔,直抒胸臆。
倪秀梅也期望青岛的剪纸同行们与她一同进步,能够再上一层楼。她说,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留和彰显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创意。
据悉,正月十六到十八,在这处小红楼院落里,还将举办一场小小的糖球会,届时还将特邀青岛糖球的“天花板”——高家糖球掌门人高士湘先生,为大家送上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的舌尖上的祝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文/图、视频)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