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线”作战 让农村“城里人向往、农村人自豪”

虎年虎劲足。

2022年2月10日上午,青岛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青岛市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分析形势,部署工作。会议提出,要真抓实干,全面做好2022年“三农”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乡村治理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七大重点任务。

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市委农村会议精神,2022年2月10日下午,青岛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召开,总结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青岛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会议提出的七大重点任务,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迅速动起来,奋力干起来,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作为观察青岛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扇窗口,青岛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青岛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引人瞩目。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对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同时,在世纪疫情和国际形势双重挑战下,青岛在新的一年如何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同样值得关注。

青岛日报记者从青岛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上获悉,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围绕高线、中线、底线,围绕青岛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七大任务,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具体分解为15项年度重点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升高线,即争创一批全国制高点,推出一批代表青岛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路径的先进典型;夯实中线,即聚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抓好工作落地落实,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守牢底线,即要稳生产、保基本、固安全,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提升高线:抢占“四大制高点”,事争一流,唯旗是夺

作为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格局,青岛全市10个区(市)中,7个是涉农区(市)。广袤的地域、众多的农村人口,为青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空间。青岛市农业农村系统将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争创一批全国制高点,推出一批代表青岛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路径的先进典型。

具体到2022年的工作,将重点抢占“四大制高点”。

抢占齐鲁样板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8日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任交给山东。2022年,青岛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以5—10个左右的自然村为单位,在青岛市布局建设一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片区,建设周期约为三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蹚出齐鲁样板的实践路径。

抢占融合发展制高点。2022年,青岛将把产业融合作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出台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方案,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造一批全产业链发展典型。探索开展“链长制”试点,以农业“金花”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以镇为单位,打造一批十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链。

抢占数字农业制高点。抢抓数字农业新风口,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健全数字农田、市场行情监测、智慧农安、智慧畜牧等应用系统,探索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深化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省级智慧牧场,持续提升青岛市农业智慧化水平。新建一批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认证一批智慧农业应用基地,用数字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把青岛打造成中国数字农业发展的高地。

抢占品牌农业制高点。加强对“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媒介,开展全方位、矩阵式宣传。实施双“三品一标”提升行动,2022年内新增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0个,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70个,保持地标产品数量全国领先。

夯实中线,实施“六大行动”,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

所谓“中线”,即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实施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攻坚、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村改革惠民、金融支农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六大行动,不断抓好工作落地落实,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收获更多“稳稳的幸福”。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2022年,青岛市将统筹推进农村改厕、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开展村庄清洁、农村治乱、绿化美化等三大专项行动,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清洁拓展,持续“扮靓”农村环境。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片区化规划、标准化建设、景区化提升、品牌化运营,2022年内完成20个省级、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10个区域联建、产村一体、农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示范片,让农村成为“城里人向往、农村人自豪”的好地方。

实施美丽宜居乡村攻坚行动。坚持乡村为农民而建,千方百计确保既定目标按期完成,只能提前、不能拖后。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行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集成推广,组织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培育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要实施农机装备提升行动,2022年内青岛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5%以上。

实施农村改革惠民行动。稳妥推进国家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制定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落实办法,探索闲置宅基地收储办法和整体利用机制,加快推进平度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和成员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村级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核算、分账管理。制定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实施好中央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力争2022年内95%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实施金融支农行动。深入实施农业项目精准招商行动,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的工作思路,签约、落地、开工、投产一批乡村振兴大项目。做好金融支农的同时,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提升整合比例和质量,积极推动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

实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推动莱西市省级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2022年内青岛市再创建5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规范提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开展示范合作社三级联创。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质行动,完成市办实事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

守牢“五条底线”,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树高千尺关键在于根系、高楼大厦关键在于地基。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最基本的生命线,为“乘风破浪”的经济社会发展兜底。2022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守牢底线,就是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守牢稳产保供底线。2022年青岛市目标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以上,将不折不扣完成。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2022年6月底前完成青岛市新一轮建设规划编制任务,2022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探索开展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加快推进市级种质资源库和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推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进试验推广一批名特优新作物品种。持续丰富“菜篮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确保蔬菜总产量达到600万吨以上。稳定生猪生产,发展草食畜牧业,确保2022年内肉蛋奶总产稳定在100万吨以上。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好衔接项目,确保2.1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健全监测和帮扶机制。出台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支持政策,组织4个经济强区和23家市属企业结对帮扶平度、莱西1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确保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实行“一品一策”,全链条加强重点产品整治。

守牢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底线。加大草地贪夜蛾监测、灭杀力度,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控,确保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积极开展春秋防和夏季补免行动,加强日常检查和检打联动,深入推进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羊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2022年内完成动物疫病检测30万份以上。

守牢农业生态安全底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和水肥一体化,2022年内新增水肥一体化5万亩。着眼提升耕地质量,开展农机深松(深翻)整地和保护性耕作,创建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

青岛“三农”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农业是根基,也是动能。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争创一流、走在前列,2021年以来,青岛着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狠抓守正创新、稳产保供、产业升级、乡村建设、活权赋能、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三农”工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政策创设实现新突破。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适应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新形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等职责纳入市委农委,确保了各项工作无缝衔接。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出台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促进共同富裕的意见,制定“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搭建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农业产能迈上新台阶。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建设8家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0家,推广良种良法150多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2021年粮食总产达到312.7万吨,单产434.35公斤/亩,均创近15年新高,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持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聚焦丰富“菜篮子”,全力稳定生猪生产,青岛市生猪出栏262.2万头,同比增长28.4%;新建绿色园艺标准园40家,预计2022年蔬菜总产达到630万吨以上。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完成农畜产品快速检测44万批次,地产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9.7%。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4个,“青岛农品”影响力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区域公用品牌榜前十名。

高质量发展再上新水平。实施农业项目落地年,开工建设涉农重点项目51个、完成投资80亿元,2021年一产固投同比增长20.7%。依托农业大项目,建设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业产业强镇27个、田园综合体38个,农业“新六产”发展指数持续位居山东省第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产品加工、现代畜牧业2条千亿级产业链,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33家、新培育农业新“金花”企业12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发布10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举办休闲节会60余场,青岛市休闲农业经营收入突破100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90亿元。

美丽乡村呈现新风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修订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建设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示范片,青岛市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典范地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发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夏攻势、秋冬战役,培育“一镇一样板”83个。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推广绿色防控519万亩、水肥一体化98万亩,化肥农药施用总量连续5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6%、90%。

农村改革取得新成效。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个区市7个村庄入选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试点,国家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破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两委”首次同步换届,青岛市90%的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深化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培育市级示范合作社50家、示范家庭农场50家。首次评选奖励乡村振兴英才,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2.4万人。实施12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和12个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金额超16亿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新提升。安排衔接乡村振兴资金4.26亿元,实施各类衔接项目183个,青岛市2.1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无一返贫。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建立“三个一”动态监测体系,完善重点人群发现机制,分类开展精准帮扶,创新实施扶贫特惠保险和防止返贫致贫综合保险,累计赔付1200多万元,有效化解返贫和新致贫风险。东西部和山东省内协作提质增效,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组团式帮扶”等多项工作得到肯定和好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冯志)

(稿件原载于2022年2月11日《青岛日报》3版)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