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玉波二号’葡萄的品相,绿色中透出金黄,个头大,果实硬,香味浓,甜度高,种植起来没有那么复杂,我自认为要比阳光玫瑰等品种还好。”韩玉波在自己的葡萄种植基地里,看着一串串葡萄,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今年57岁的韩玉波是平度市大泽山镇江北葡萄研究所的所长,和葡萄相伴30多年,沉迷于葡萄的杂交育种27年。现如今,他的“玉波系列”葡萄已试验到了9号——溢香早玉,有“极早熟、浓香型”的特点。他最得意的“玉波二号”品种更是马上要推广种植了。
现场:
他把葡萄杂交育种当成事业
别人忙着扩大规模种植葡萄多收益,韩玉波却守着自己的种植基地搞研究,还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农民创办的研究所——江北葡萄研究所。早报记者来到他的研究所时,他正一个人在种植基地里和自己种出的葡萄“对话”,就如关切自己孩子,想询问当天心情怎么样。
“你看这个葡萄,通体金黄,晶莹剔透,像个高贵的王子!”见记者来访,韩玉波忙不迭地介绍起自己的得意作品“玉波2号”。“你再看它的双胞胎姐姐,玉波1号,紫红色的,靠近了就能闻到玫瑰香气,像个美丽的公主!”韩玉波说,他早已把培育的葡萄品种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跟葡萄有语言交流,它们要吃了要喝了生病了,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韩玉波说,他和葡萄的结缘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从小家里就种植葡萄,他也从小就是葡萄果农。他打听到城阳区有人移栽了从日本引种的巨峰葡萄,个大价高。“当时花了300块买了800枝种条。 ”韩玉波说,20多天后,这批种芽长出了翠绿的新叶。 “这个品种在当时的大泽山比较稀罕,第一年我就赚了上千元,赶上之前两年的收入了。 ”
时间回溯到1993年,韩玉波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与一株葡萄的偶遇,竟然能让葡萄杂交成为他27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事业。“那是一棵‘秋黑’葡萄,分出3根枝条,中间的一根特别粗,结出的葡萄个头单粒特别大,几乎是旁边枝条上葡萄的两倍。”时至今日,韩玉波对这次美妙的邂逅依然记忆犹新。这么大的葡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出于好奇,韩玉波将这根枝条裁剪下来,进行扦插培育。等到1997年,韩玉波到甘肃农业大学学习,才得知,这是“秋黑”葡萄单株芽变产生的新品种,属于基因突变,概率是10万分之一。“这就是我和它的缘分吧。”韩玉波十分兴奋,萌生了将新品种培育出来的想法。
讲述:
做葡萄杂交培育“上瘾了”
普通的农民没有葡萄杂交的知识和经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难免走弯路。几年下来,别家的葡萄园一如既往地秋收得利,而他却止步不前还赔了不少钱。“培育新品种并不容易,葡萄杂交对授粉时间要求非常苛刻,时间一过就只能再等一年,前期因为缺少必要杂交知识没少走弯路,一连几年没有任何进展。”韩玉波说。有人说韩玉波是“痴人说梦”,可他还真就犯起了“痴劲”,非要把杂交葡萄搞成。他白天在地里做试验,晚上翻书学杂交知识;农忙时站在葡萄藤下搞杂交,农闲时外出取经拜师学艺。
历经14年的反复试验,韩玉波终于在2007年培育出了我国最大粒晚熟鲜食葡萄“紫地球”。2009年,韩玉波的“紫地球”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继上世纪50年代邵纪远夫妇培育的“泽山1号”“泽山2号”后第3个大泽山本地葡萄新品种。
新品种出来了,韩玉波是高兴的,因为大泽山本地葡萄品种已经进入衰退期,平均粒重比以前轻了不少,且不耐储运,正需要新品种补充进来。但是,他却并未就此满足。他清楚地知道,“紫地球”虽然平均粒重达14.7g,比一般葡萄重了40%到50%,但果香味不浓、甜度不高、食用口感不佳,怎么办?“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杂交改良!”韩玉波下定决心,一切从零开始。接下来的几年里,韩玉波重新研究葡萄杂交育种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北上沈阳农大,南下江浙,西去新疆,到处求师学艺。为了增加杂交成功几率,他果断将自家60亩处在丰产期的葡萄换掉,全部改成了大棚杂交试验田,并成立了“江北葡萄研究所”。
“做这件事也有‘上瘾’的感觉,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后,还想让品种更好,得到更满意的果实。”韩玉波给早报记者讲述,从杂交种子播种到新葡萄挂果,最快要3到4年的时间,这是葡萄的幼年期。为了提高杂交效率、保证杂交效果,采用多种母本、父本交叉组合方式,一次性杂交产生多个新品种。五年后,在众多杂交品种中,一个代号为“07-04-87”的葡萄脱颖而出。它由“紫地球”和“达米娜”杂交而生,色泽金黄,不仅个头大、果肉硬,还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和高达25%的糖度。此外,该品种叶片背面绒毛浓密,具有很强的抗病力,且果穗呈分枝形,可以大大节省人工疏果成本……
目标:
培育出更适合大泽山种植的葡萄
韩玉波拿出了6张证书展示给早报记者。“这些年来,我已经已有6个葡萄新品种取得农业农村部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韩玉波说,6个品种各有特色,其中“玉波二号”在培育之初就以打造一款最容易种的葡萄为目标,现在看来,成绩比较喜人。这款葡萄叶片背面绒毛浓密,抗病性强,种植起来省时省力,适合“懒人”种植的葡萄,4个工人就可以管理50亩葡萄园,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工蔬果成本。
“每张证书都不容易,都是经过反复筛选,选出最好的种子,多次杂交实验来的。”韩玉波说,本身搞育种就是比较漫长的,一个葡萄新品种下来,从授粉开始,到一个品种拿到国家证书,怎么地也得十二到十五年。。葡萄的育种是从第一年的摘花帽开始,就是去蕊,将葡萄的把雄蕊去掉,把别的花粉放到雌蕊上,这个授粉的过程就需要一年。“我是个大老粗,镊子用不好,只能用指甲一点一点地把雄蕊剥下来。”韩玉波说每到过年的时候,他就开始留7毫米左右的指甲,好为接下来的授粉做准备。第二步是取出种子,第二年种上以后,三年之内不结果,等结出葡萄来后,收三百到五百粒种子。再从这三到五百粒种子里长出的葡萄蔓结出葡萄看,看结出的葡萄是不是比这两个亲本都要好,“如果不好的话就作废了,一定要挑最好的,胜过亲本的,有推广价值的。”韩玉波说,第三步是驯化,一般从第五年第六年开始,进行嫁接、扦插等,观察葡萄有没有变异性,这一过程需要六年的时间,最后一步是观察,看葡萄的特性稳定不稳定,稳定后审报国家农业部门进行审定、鉴定,登记。
为了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葡萄品种,韩玉波想方设法引进国内外最优秀的葡萄新品种做杂交亲本。“引进一个新品种种芽大概需要2000元至5000元,花2万元引进一个新品种种苗也是常有的事情。”韩玉波说,如今江北葡萄研究所的60亩培育基地,已经成为全球优秀葡萄品种的“基因库”,正在同步培育中的新品种超过180个。
“一定要培育出更适合我们大泽山种植的高端葡萄品种。”韩玉波说,经过了反复进行新品系的结果筛选,证实了“玉波二号这个葡萄品种确实特点鲜明、性状稳定,花芽分化状态好,坐果率较高,于是才放心开始推广。韩玉波告诉早报记者,他去年在新疆库尔勒种植了数百亩“玉波二号”,发现比吐鲁番的葡萄还要甜美,这应该就算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对话:
让乡亲们种上高端的葡萄
记者:你的“玉波二号”能和“阳光玫瑰”比较吗?
韩玉波:我这个品种目前看,要比“阳光玫瑰”更好,首先是口感,从香味和甜度上,我感觉比阳光玫瑰还略好一些,最主要是种植方面,可以适合粗放管理,不像“阳光玫瑰”种植起来需要很高的管理成本。
记者:能更具体介绍一下“玉波二号”的特点吗?
韩玉波:单粒14克-20克,色泽金黄,个头大、果肉硬,具有浓郁的玫瑰香,亩产控制量在4000斤左右,单穗重量一公斤以上,每公斤售价60元。成果后在树上挂三个月也没问题,自然存放可达一个月,有效解决了葡萄销售保鲜期短的问题。
记者:你计划怎么推广你的新品种?
韩玉波:墙内开花墙外香,而我想先把大泽山的老百姓带动起来,让墙内先香。先让大泽山的老百姓种上这款高产、耐储运的葡萄,让更多的本土百姓从中受益。
(撰稿 摄影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孙启孟 实习生 逄培培)
责任编辑: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