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企百强青岛增四张“新面孔”,总量和排名位次均较去年大幅提升

山东民企百强,青岛增四张“新面孔”

共12家企业上榜,总量和排名位次均较去年大幅提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在传统印象中,青岛民营经济一直存在“不够强、不够新”的问题,但一些积极的变化已经发生。7月20日,省工商联等部门公示“2020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青建集团、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青岛民营企业上榜,同比增长50%,上榜总量和排名位次均较去年大幅提升。


透过这份榜单更可以看到青岛民营经济过去一年的趋势性特征:民营企业的活力正在释放,规模和质量稳步增长。



青岛日报2020年7月21日3版

数量位次双提升,超越势头强劲

从往年情况来看,山东民企百强营业收入入围门槛在100亿元以上。青岛12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843.24亿元,较上年增加248.89亿元,同比增长9.59%。

与2019年相比,今年榜单出现了4家“新面孔”,分别为青岛京东昌益得贸易有限公司(61)、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9)、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80)、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99),反映青岛民营大企业规模持续壮大的态势。

其他8家上榜企业排名位次较去年全部提升,展现了民企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充沛的活力。其中,排名最高的青建集团股份公司(9)上升3个位次;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26)上升6个位次;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30)上升7个位次;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6)上升13个位次;青岛世纪瑞丰集团有限公司(54)上升5个位次;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4)上升6个位次;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4)上升14个位次,是上升幅度最大的民企;即发集团有限公司(92)上升2个位次。

站在城市维度比较,青岛上榜民企数量(12)仅次于东营(17)和潍坊(15),呈现加速追赶的势头。

为何能有如此亮眼的表现?这源于去年青岛壮大民营经济攻势的发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精气神焕然一新,甚至部分民企原本计划在外地上马的新项目和扩产项目陆续迁回青岛。

另一组数字也能够解释。2019年,青岛民间投资增长20.9%,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52.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1.5%,占全市比重59.6%,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吸纳就业60.96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81.81%;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近151.2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7.86%,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1609户,创业密度仅次于深圳(2457户/万人)、西安(2129户/万人)、南京(1616户/万人),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四张“新面孔”,呈现黑马之姿

值得一提的是,4个“新面孔”中3个都属于房屋建筑行业。

其中,位于西海岸新区的瑞源工程集团可谓一匹黑马。瑞源工程涉及领域众多,包括房地产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医疗、养老服务、现代金融、教育、农业机械制造、汽车销售与维修、酒店餐饮、生态农业、港口物流等领域,现有子公司38个、上市(新三板)企业2个、省级技术中心1个。

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是市北区一家集房建总承包、房地产开发、装饰装修、建筑设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产业集团,位列山东省建筑业30强第9位,青岛市民企百强第9位,承建了国家深海基地(“蛟龙号”母港)、青岛地铁2号线项目、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山航基地(一期)辅助生产办公区工程等项目。

中启胶建集团扎根胶州,历史可回溯至1949年,现下辖十个建筑分公司及安装、市政、装饰、钢结构、商品混凝土等专业公司,市场范围遍及全国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柬埔寨、澳大利亚等国家。

青岛京东昌益得贸易有限公司位于胶州,是京东集团旗下负责山东省区B2C销售的一家全资电子商务子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京东集团在胶州投资20亿元建设了山东最大电商物流集散中心,即京东亚洲一号青岛物流园。

新产业加速生长,期待结构之变

透过这份榜单,也可以看到青岛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入围百强榜单的青岛民企仍以传统产业为主,5家为建筑业,其余布局在批发零售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业。这也是山东民营经济的共性,大型民营企业几乎清一色地集中在石化、钢铁、电解铝、纺织等传统经济领域,大而不新。

倘若跳出榜单的局限,与上海、杭州、深圳相比,这样的结构性差距就更为明显:没有民营金融业巨头,没有大型民营互联网公司,没有民营先进制造业龙头……在医养健康等现代服务业以及计算机通信、新材料、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青岛也少有顶天立地的民营企业。

同步公示的2020年省“十强产业”民营企业10强榜单中,表现得很直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0强、新材料产业10强、医养健康产业10强,青岛均只有1家民企上榜;高端装备产业10强上榜企业甚至为零。最让青岛引以为傲的海洋产业,仅有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英豪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家上榜,在数量上与潍坊持平。

这样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一方面或许与传统产业路径依赖有关,民营企业对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转型“有心无力”;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提升,尤其是新兴领域的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土地、人才等突出问题。青岛英豪集团负责人多年前曾这样感慨:集团80%以上的产业布局在省外城市,原因与各地政策、营商环境有很大关系,在青岛的痛点主要是投资回报效率较低。

实际上,对自身的不足,青岛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去年以来,以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为抓手,青岛创新思路,鼓励企业家当“编剧”,提出做大做强做成产业集群的好点子。青岛民营企业大胆发出创意之声,由政府去论证、成全这些创意,政企联手整合资源,打造一批营业收入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的企业和1000亿元、5000亿元的产业集群。伟东集团、中特科技、雷神科技、易邦生物、云路先进材料、乾运高科等先后通过创意会的形式,推动企业自身跨越式发展和相关产业集聚,其中进度最快的伟东集团已经落地。

今年发布的《青岛市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作战方案2.0版》更是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十强”领军民营企业培育行动,建立大企业直通车服务机制,全力支持领军企业进入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

新的变化已经发生。作为新产业领域龙头民企的后备力量,青岛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独角兽等新锐企业快速成长。2019年,青岛5家企业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20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累计达到30家;2家企业获评省独角兽企业,累计达到3家;6家企业入选《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榜单,数量位居北方城市第二,全国城市第七。

民营经济和新产业培育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坚持耕耘,给予充分的阳光雨露,这些种子就一定会更快地发芽生根,长成参天大树。未来的榜单上将出现更多青岛民企的身影。(青报全媒体记者周晓峰 实习生 张 可)


今年先期协同推进12个重大项目,其中潍莱高铁、济青高速中线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

胶东五市共建高效交通圈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交通是骨架和支撑。近段时间以来,交通领域好消息不断——

莱荣高铁和潍烟高铁通过省发改委批复立项,为年内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济青中线潍坊青岛段提前半年启动建设;青岛烟台之间的第一条大站公交线路——即墨钱谷山地铁站至烟台海阳的公交客运专线开通。

■潍莱高铁是我省今年唯一开通的高铁项目。图为潍莱高铁莱西段建设现场,中铁十局建设者们在施工。 周建亮 摄

7月18日,交通一体化发展再增高水平区域合作平台:胶东半岛交通发展促进会宣告成立。未来,促进会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面向胶东半岛的交通战略政策研究、规划咨询设计、交通产品、招商引资的信息共享平台。

以此为新的起点,胶东五市将以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建高效交通圈,努力打造机制健全完善、要素高效流动、全域辐射带动的交通一体化发展共同体,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打造“大动脉”

近年来,胶东五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港口能力稳步提升,航空布局不断优化,铁路和公路、城市轨道等骨干网络基本形成,交通设施通达度和覆盖度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着缺少统一的综合交通规划、港口和机场协同发展水平不高、铁路公路互联互通不够、区域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层级低等问题,这与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的要求尚有差距。

今年以来,五市交通运输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结合《胶东五市交通一体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一年计划”的“531”体系推进工作,重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先期明确了2020年12个重大项目,协同加快推进。目前,潍莱高铁、文登至莱阳高速、济青高速中线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促进半岛交通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共享便利。

放眼国内外成熟的大城市群、大都市圈,庞大的轨道交通都是城市群中出行服务的主导方式。以铁路为例,半岛城市群铁路网有较好基础,现有济青、青荣、青盐等22条铁路线,通车总里程约2485公里,占全省40%。但对标长三角区域,短板也很明显:半岛城市群中除已开通的济南至青岛东西向时速300公里高铁之外,前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西南、西北等地区时速300公里高铁还是空白。而长三角区域已经形成全国最密的高铁网络,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宁杭高铁、杭甬高铁、杭长高铁等多条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里程达到5095公里。

近两年来,受益于我省铁路建设提速的战略红利,胶东半岛高铁短板正在加速补齐。在今年协同推进的12个重大项目中,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的潍莱高铁、莱荣高铁、潍烟高铁都将在年内有重大突破。

潍莱高铁是我省“四横六纵三环”高速铁路网布局中济青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潍坊北、昌邑南、平度北、莱西北4个车站。今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客运通道的能力将显著提升。上半年,莱荣高铁和潍烟高铁通过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年内将开建。其中,莱荣高铁是省“四横六纵三环”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青岛莱西市,经烟台莱阳市、海阳市,威海乳山市、文登区至荣成市。潍烟高铁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潍坊、青岛、烟台市境内,是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支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国家战略,也是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对外客运交流的主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城际铁路功能。

青岛西至京沪二通道、京沪二通道(天津至潍坊段)、京沪二通道(潍坊至新沂段)等规划项目也有望在年内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新动力,降低资源要素在沿线城市间的流动成本。

乘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大势,高速公路项目驶入了审批建设的“高速路”。6月29日,济青中线潍坊至青岛段高速公路工程在高密市举行施工动员活动,标志着该项目提前半年拉开建设序幕。济青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含连接线)是我省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途经潍坊安丘市、峡山区、高密市、昌乐市、坊子区、昌邑市及青岛胶州市等7个县市区,建成后将有效连接青岛潍坊,对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交通支撑骨架,丰富我省高速公路网络体系、提高路网整体效益,带动上合示范区和青岛都市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一条连接青岛与潍坊的高速公路——明村至董家口公路也将启动建设,两地间的高速公路路网通达能力和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公共运输服务:加速融合互通

海阳至青岛地铁11号线钱谷山站,一湾之隔,两地往来交通不畅。随着地铁11号线通车,打破交通阻隔的呼声越来越高。6月29日早晨,霏霏细雨中,一辆满载26人的中型公交客车从烟台海阳市度假区丽达购物广场站台准时发车,标志着青岛即墨钱谷山地铁站至烟台海阳的公交客运专线试运行。至此,“一湾之隔”消除,两地交通客货往来有了便捷新通道。

这是青岛烟台之间的第一条大站公交线路,更是落实胶东五市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未来,这样的融合互动将在五市间越来越常见。

前不久,日照市公开透露,将加快推进山海天王家滩公交场站改造,实现青岛902路公交进站停发,市际无缝换乘;根据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情况和市民需求,通过新开辟、调整公共交通线路,实现日照与青岛、潍坊公共交通互联互通和设施共享;开展日照至青岛董家口轨道交通的规划研究。

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行胶东五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目前,胶东五市已全部加入交通运输部全国互联互通一卡通城市,实现了国内280个、省内15个城市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应用。在7月18日举行的胶东五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座谈会上,五市交通一卡通运营企业共同发起并签署《胶东五市城市通App共享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成立由五市交通一卡通运营企业组成的胶东五市交通一卡通区域联盟,共同打造胶东经济圈交通一卡通区域联盟品牌,并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本市城市通App在异地的业务共享和在异地使用的同等优惠待遇。

展望未来,在山东半岛融合发展框架下,胶东五市交通运输部门和行业间将加强合作、互通有无,深度对接山东半岛一体化战略实施,推动形成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接日韩、西联黄河流域的半岛大交通体系,形成高速铁路“半岛环”和高等级公路“一张网”,胶东“一小时经济圈”将呼之欲出!(青报全媒体记者 周建亮)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