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智造 | 2021年度青岛企业股权融资状况怎么样?报告来了

青岛企业股权融资报告

(2021年度)

摘要

衡量一个城市的创新创业活跃度,企业股权融资状况是一张重要的“晴雨表”。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青岛日报发布《青岛2021年度企业股权融资报告》,2021年度青岛超过70家企业获得股权投资,投出上市公司和独角兽各一家,融资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均大幅增长。

从投资主体看,在青注册的创投机构对本地企业投资参与度较高,区市产业基金招引企业落地成效显著,华为、小米、字节跳动、中金、深创投等国内头部机构也频频出手。

从投资领域看,资本关注的行业有了较大的变化,生物医药、半导体、智能制造和消费一跃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投早、投小、投科技成为趋势,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尤其受到青睐。

从分布区域看,崂山区是青岛市股权融资的高地,融资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领跑各区市,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和高新区也表现抢眼。

在促进创投行业发展方面,青岛推出多项政策吸引创投机构的落地,创投风投资本加速聚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青岛新增私募基金管理人79家,新增私募基金845只,管理规模新增600亿元,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华为小米字节跳动入场

2021年的中国创投市场空前活跃,投资数量及规模均为5年来峰值,青岛企业的股权融资也迎来一轮爆发。

梳理这70起融资案例,可以发现大额融资频现,超过15家企业获得亿元以上融资,IPO节奏加快,其中1家已完成IPO,1家完成上市辅导,4家正在备案辅导。

金家岭金融聚集区。 刘栋 摄

创业仅4年的人工智能头部公司创新奇智2021年相继完成C+轮和D轮融资,今年1月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成为“AI+制造第一股”。融资数额最高的歌尔微电子,Pre-IPO轮融资高达21.5亿元,目前已完成创业板上市辅导工作,距离登陆资本市场再近一步。正在备案辅导的特来电、迈金智能、三力新材、青禾股份均完成了战略融资或Pre-IPO轮融资。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华为、小米、字节跳动等巨头在青岛的相继出手。

2021年7月,华为旗下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入股了天仁微纳,持股比例约为5%。小米集团先是在8月投资了消费级水下机器人开发商——鳍源创新,11月又战略投资了连锁酒店尚美生活,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同样是8月份,加码布局元宇宙赛道的字节跳动收购小鸟看看,这让估值接近90亿元的小鸟看看一举成为VR独角兽企业。

这些产业巨头在青岛的落子与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华为看重的是天仁微纳的微纳加工设备和解决方案,完善半导体产业链投资版图。小米意在加快下沉市场智能化布局,为其人工智能物联网战略实现提供场景落地终端。字节跳动则希望将自身的社交、内容和全球化优势应用到VR终端设备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元宇宙”。

过半融资轮次在A轮前

一方面是大额投资投出行业“明星”企业,另一方面则是早期投资数量再创新高。

2021年7月,成立7个多月的长镜录获得山东省科创新动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800万元天使轮投资。而像长镜录这样的早期项目还有很多,印证了“青岛创投风投十条”政策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成效。

九成获融资企业成立时间不到10年。从融资轮次来看,超过一半在A轮和A轮前,12家企业获得天使轮融资,多数有本土创投风投机构或者注册在青岛的国内知名机构入场。其中,国华智能、每日盒子、司库科技、众精医学、予信科技、鸿果秋实6家企业成立当年就完成融资。

国内一线创投机构注册在青岛的子基金十分活跃。比如,青岛科创母基金与同创伟业合作成立的同创新兴智联基金,投资了核芯互联、飞熊领鲜、鳍源创新;青岛科创母基金与梅花创投合作成立的梅花盛开早期基金,投资了每日盒子、荷田水铺、楚动智能、鸿果秋实等,而且多为天使轮;市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劲邦劲智基金投了车门网络。

本土投资机构中,青松资本和里程碑创投的收获颇丰。其中,侧重于投资细分行业龙头的青松资本斩获了迈金智能、易邦生物、晨非食品;偏爱天使轮的里程碑创投,投资名单包括国华智能、北辰先进、能蜂电气、宜开美、耐德生物、迈金智能等。

硬科技和消费最受青睐

获得融资的青岛企业大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近六成为硬科技企业,集中于生物医药、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四新经济”领域。

其中,生物医药最“吸金”,多达12家企业获得融资。在疫苗领域,研发国内首款“鼻喷式疫苗”的海华生物相继完成两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清控金信、上海望盈投资管理、超未来资产、海安信等。在核酸快检领域,耐德生物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青岛高创投资和里程碑创投。在免疫细胞疗法领域,两家青岛公司大放异彩,华赛伯曼完成由澳银资本领投、马焦雷资本和丰泓投资参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劲风生物完成由道彤投资领投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

贯穿全年的“芯片荒”,也使得半导体初创公司炙手可热,获得融资的6家企业融资额多在亿元以上。专注信号链芯片的核芯互联完成由同创伟业领投、东方富海跟投的亿元A轮融资,从接洽投资方到最终完成融资仅用时3个月。高端DSP芯片提供商本原微电子完成亿元A轮融资,由同创伟业和普华资本联合领投,深创投、青岛高创澳海跟投。国内WiFi芯片先锋矽昌通信则获得了泰达科投、金浦投资等机构的投资。

人工智能赛道有着鲜明的招商引资特点,多家迁入青岛的AI头部企业背后均有产业基金身影。比如,创新奇智于2020年底将总部落户即墨区,其后的C+轮融资由海创母基金旗下海创千峰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投资。另一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高重科技于2021年6月将注册地迁到胶州市,其3亿人民币C轮融资的领投方正是青岛3家国资背景产业基金。青岛天奇前沿科技投资基金、青岛国信、青岛投控集团、青岛天路利洋投资等参与了极视角5亿元C轮系列融资,极视角随后于2021年11月将注册地迁入西海岸新区。

除了硬科技,消费是资本扎堆的另一个重要赛道,青岛众多新消费品牌尤其备受瞩目,融资数量为近年来最高。鱼水饺品牌“一船小鲜”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奶茶界“隐形冠军”晨非食品获得九派资本、青松资本、光大控股等投资,养生茶饮品牌“荷田水铺”两轮累计融资千万元,植物蛋白饮料品牌“每日盒子”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高端创业”成趋势

在硬科技投资时代,技术壁垒高、市场空间大的技术型创业公司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创始团队越来越呈现高精尖的特征。

这些获融资企业的创始人和团队,不少出自高校院所,拥有前瞻性布局未来技术的能力。比如,镭测创芯的背后是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松华和团队数十年来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潜心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耐德生物是目前青岛为数不多分子诊断领域的技术型创业公司,由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石超联合合伙人于2016年创立。慧拓智能是中科院孵化的无人驾驶领军企业,首席科学家王飞跃教授有着30余年智能控制领域研究经验。

海外工作经历也让一批创业者练就一身“独门绝技”,形成了独到的竞争优势。天仁微纳创始人冀然师从欧洲纳米压印之父,辞去德国上市公司首席科学家职位之后归国创业。核芯互联创始人胡康桥在美留学工作六年,曾任AMD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创始团队来自清华、北大和北美名校。劲风生物创始人于福利曾在美国贝勒医学院遗传系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心就职,参与及领导多项国际重大人类基因组项目,核心团队来自于国际知名高校和制药公司。

部分创始人还拥有大企业任职或者连续创业经历,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刻的行业洞察能力。小鸟看看创始人周宏伟曾任歌尔声学副总裁,对VR产业有着深刻理解。华赛伯曼创始人高青是投资人出身,曾在深圳长期从事基金投资业务。在创立“一船小鲜”发力零售业务前,陈国平将船歌鱼水饺发展成为青岛本土的特色品牌。

综合来看,近八成获融资企业已设立持股平台,通过给予技术和管理人员股权激励,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青岛日报2022年2月19日10版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