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会客厅 | 吴晓求:让循环处处通畅,要摸清“堵点”在哪

青岛日报2020年9月26日5版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在青分享对“双循环”战略的思考——

让循环处处通畅,要摸清“堵点”在哪  

人物小传:

吴晓求,著名金融学家、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7月至2020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在宏观经济、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等领域有深入、独到研究。我国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之一,是我国证券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重要开拓者。

核心观点:

从以前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到现在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处理好“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内循环”本质上是为了加强经济体系一体化建设,使我们的基础更加扎实一些、把短板补得更好一点,与“开放”并不矛盾。开放仍然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制度红利。

在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主旨演讲中,围绕“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阐述。著名金融学家、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在主题演讲后,又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话题接受了青岛日报记者的采访。他认为,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正逐步步入正常轨道。从中长期目标看,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中国经济恢复活力的问题。未来几年,我们会遇到重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即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在未来几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能够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我们的政策设计、制度改革以及各项措施所要考虑的重点。

走向“双循环”的背景

“十四五”即将开启,如何才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吴晓求看来,“双循环”战略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作出的重大决定。“近段时间,全球出现单边主义、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美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让人们思考如何确保国家安全与稳定、如何让产业体系完整。在这个背景下走向‘双循环’,我认为是实事求是的。”吴晓求说。

“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是一个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我们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比曾经在2006年左右达到了创纪录的67%。”吴晓求指出,现在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遇到了阻力。尤其是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了严重问题,这种趋势到今天看来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全面脱钩的风险。“我们国家奉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导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我们希望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的确,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不希望中美脱钩,因为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关系的基石。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所以我们要做好底线思维。”

新冠肺炎疫情在我们国家得到了很好防控,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但在国外依然蔓延,疫情正在改变世界。吴晓求说,尤其在一些大国,从国家安全和民生安全的角度来看,正在认真思考其产业安全性。从这个角度上,中国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重大经济安全问题。“中国是个大国,我们不能受制于他人,我们提倡在国际分工技术上互利的国际贸易合作。但从国家整体来看,国家的产业安全、民生安全还是极其重要的。”

此外,“双循环”战略背景的提出,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的悄然变化。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非常高,我们奉行了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这个战略让中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适应了当时的潮流。我们在2001年11月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国企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我们的信心满满,这些都是在开放中得来的。吴晓求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拥有14亿人口,未来要想有更大的经济增长,我们要思考如何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动力来自于哪里?世界上很多小国可以通过贸易立国,但中国这种大国不行,所以我们要思考国内经济增长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就是“内循环”的意义。

摸清“双循环”的短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内需、投资和外部需求,三股力量都在拉动。但数据表明,过去中国经济外向型性质尤为明显。因此,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适当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是恰当的”,也是“有必要的”。不过,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上半年经济数据表明,供给端复苏好于需求端,消费更趋于理性和有度,“扩内需”无疑需要更强力有效的举措。

“我们要了解之前的发展和‘双循环’有什么差距,以及它的痛点、难点、风险点、堵塞点在哪里,我认为这是需要深度思考的。不能只简单强调它的重要性和意义,更重要的是看到问题所在,只有打通难点、痛点、堵塞点,才能实现真正的‘双循环’。”吴晓求表示,在“双循环”中,要找到短板以及对未来中国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威胁的领域。他认为,应着重在四个方面深入思考。

第一,是要看到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低,虽然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但是我们的贫富差距比较大,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高的。“我们有时候会把需要和有效需求混淆了,认为有需要就一定能够实现消费,然而经济学关注的是有效需求,也就是以可支配收入为基础的有效需求。总理说我们还有6亿人口的月收入是一千块钱,而且中国的高房价严重侵蚀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会大大收缩我们中等收入群体,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的开工率不足、就业不够,这些都在短期内带来了新困难。如果没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没有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要想完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必然是非常困难的。”吴晓求认为,这正是实现“双循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堵塞点。

第二,是要反思我们的短板在哪里。“谈到循环,一定是处处通畅的,当你发现有一个地方被堵住了,就循环不起来了。”吴晓求说,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中国“双循环”中的短板和制约因素。“我认为我们的短板核心在两个,一个是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领域,我们大家都认同的芯片产业。社会进入信息化,中国芯片技术的商业化率比较低,成本太高,如何削减成本,普及开来,要花大力气解决这个痛点难点。这就是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另一个短板,也是一个极大的风险点,就是对外贸易的支付体系的安全性。这个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现在中国大约5万亿美元的国际贸易中,70%左右是通过美元体系来结算,这对我们来说始终是巨大忧虑。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特别是要进一步推动开放。以开放引领改革和发展,这个非常重要。”吴晓求强调,“中国的发展就是开放带来的,没有开放哪有今天的中国,开放是中国40多年来经济发展最大的红利,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开放对中国的伟大意义,我们要做伟大的国家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走,封闭是不可能的,封闭不可能成为伟大国家,封闭不可能成就伟大企业,伟大的企业都是在开放中形成的。”

第三,是要关注我们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民生安全,要有底线思维。包括粮食安全、粮食储备等,要绷紧底线思维这根弦。“14亿人口,如果粮食对外依存度太高,也是风险点。当处于特定时期时,经济原则都是没有用的,那时候国家安全、政治原则是首位的。”吴晓求说。

第四,是要关注如何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通道。“千万不要让他们相互封闭起来,尤其不能够把双循环协调简单地理解成自然经济的模式、霸权的模式,千万不能这么理解,我们更不能理解成开放不重要,我们几个人干干就可以了。”吴晓求表示,因为我们人口众多需要更多就业机会,而国内的有效需求又非常有限,所以还要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国际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实现“双循环”的举措

经济全球化正在进入深度调整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尽早跳出原有发展惯性的所谓“舒适区”,更加有的放矢地精心筹谋、细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功能系统设计,加快转变为国内国际良性互动的双循环新态势。

对此,吴晓求认为至少可以有四条措施。一是要继续推进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构建良好的服务市场经济原则的营商环境,重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二是着力扩大开放。未来的世界不可能是一个一个的孤岛,人类在相互的交流、交易中会提高效率,这是一个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或许不像从前那样,会出现新的特征,但贸易的自由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投资便利化很重要,通过开放来打通要素之间的流通,因为无论贸易、资本还是投资,最终都是需要全球流通的。

三是着力拓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换代来自于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经济实力的提升。创新来自于哪里,来源于思想没有束缚,所以解放思想非常重要。我们国家还要朝着更远大的方向前行,解放思想、推动创新,解决前行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前行中困难和问题或许比过去40多年遇到的更为复杂,但这样的方向要坚定。

四是一定要有底线思维。要思考最大风险来临时,我们能不能生存下去,我们能不能运行下去。吴晓求坚信,“只要沿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走下去,我认为我们‘双循环’的发展战略一定能够成功,中国一定能够在‘十四五’时期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人物访谈

“大门”永远要开放

记者: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争取更大发展主动权的积极进取之举。一个重要认识是强调内循环的同时,不能忘记外循环的重要性,不能陷入“闭关锁国”的误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如何理解内外循环的关系?

吴晓求: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重大变化,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剧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多种因素的叠加,的确使中国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从加入WTO以后最严峻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把这样一个外部变量纳入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来考虑。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奉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大门是永远开放的,而且越开越大,我们不能因为一些阻碍因素,就有关起门的意思。大家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开放紧密相联。“内循环”本质上是为了加强经济体系一体化建设,使经济的基础更加扎实一些、把短板补得更好一点,与“开放”并不矛盾。开放仍然是“十四五”时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制度红利。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记者:您曾经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发达国家是未来我国面临的转型目标”。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到底该如何越过这道槛?

吴晓求:过去经常会说如何避免出现中等收入陷阱,从人均300美元到人均1万美元的过程。如果从这个过程来看,似乎我们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界。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在短期内都有很好的发展,但是一旦到七八千美元的时候就停顿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中等收入陷阱国家。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这样的案例是相对非常少的。

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经济仍需纾困,但也正逐步步入正常轨道。从中长期目标看,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中国经济恢复活力的问题。未来几年,我们会遇到重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即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在未来几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能够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我们的政策设计、制度改革以及各项措施所要考虑的重点。

我们现在的问题除了要考虑经济复苏并趋于正常,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经济保持可持续性,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认为主要需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解放思想。在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有一大批提着脑袋干事的人。他们知道前面是禁区,可能也会犯错误,但是你不过去谁过去?未来中国面临的困难只会比过去大,因为要成为一个发达经济体,光靠人口红利、自然资源禀赋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才能解决问题。

第二,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改革一定要释放人们的积极性。当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充满积极性,去创业、去创新、去创造,没有顾虑,就可以创造财富。

第三,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中国经济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才能实现持续成长,包括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创新、体制创新等。所有这些创新都和思想创新息息相关。

区域发展要找到自身优势

记者:共话发展之举、共商创意之策,是青岛举办此次盛会的目的之一。在您看来,青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往哪些方面多加努力?

吴晓求: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无论是历史上的沉淀部分,还是现在的产业趋势、未来的发展战略,都要做一个很好的规划,来实现相互的协同发展,这可能是一个基本的思路。

如果说寻找发展的思路,我认为需要重点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科技型企业的数量。中国大多数城市还是以传统型企业为主导,科技型企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不占据主导地位。青岛有着深厚的工业底蕴,现在则要加快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让它们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引擎。

第二是人才。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最根本的,有了人才,他们就会有想法,有了想法就会有创新,有了创新就会有发展。所以如何吸引人才,对青岛来说是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

第三是资本。资本是逐利的,哪个地方可以有好的发展,资本就会流向哪里,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青岛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当然,我认为青岛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好的做法。一切为了经济,一切为了企业,再加上有税收政策的优惠、很好的容错机制,我认为资本是会流动过来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