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胶济铁路时设立四方工厂,主要为组装和修理蒸汽机车,机车车间是最早、最大、设备最好、最重要的车间。有记载说,工厂的钢结构厂房,是中国工业史上全钢结构建筑的最早实例。据建筑界人士的印象,这个说法载入了八十年代的建筑学教材。
(上)中国最早全钢结构厂房全貌
拍摄时期经过考证的一组老照片,基本显露了这个车间早期面貌,补充和修正了相关数据。
拍摄于第一次日占时期(1914—1922)的车间内景局部看出,纵深很大,四条铁轨,两侧有机车和工作面。顶层有采光带,侧面是斜坡。中部最高处,以机车高度为参照,估计不超过10米,未见天车等大型起重设备。
拍摄于1914年日本攻占青岛时的照片,顶层采光带为斜三角形。以胶济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1.435米为基准,目测外立面跨度为三到四倍,可能不超过6米。
拍摄于同时期的外景,右半部厂房顶部有斜三角形连续8个,左半部有不连续正三角形5个,尖顶远端为斜面。
这张远景照片中,厂房顶部结构与前照片相同,位置紧邻胶济铁路,旁边有大烟囱等,另一张近景看出烟囱附近的是工厂首期建筑办公楼。
墙面上的德文表明拍摄于1914年前德占时期。
1930年底前后的航拍照片,进一步证实机车车间的位置和外形。它是厂区最大的单体建筑,顶面三角形尖顶,两侧有斜度,左半部为间隔较大的五跨,右半部为间隔较小接近连续的八跨,依稀可辨为斜三角形。
根据去年出版的《胶济铁路》一书记载,初建时的四方工厂有主车间、主仓库等,机车仓库能容纳八台机车,主车间占地5270平方米,采用6米跨距钢架连续梁,10跨连排组成宏大生产车间,是“中国工业史上最早使用全钢结构的建筑”。而根据2011年出版的《那城 那事 那人——青岛120年档案》载孙保锋文章,“中国工业史上全钢结构建筑的最早实例”—四方工厂全钢结构的机修车间,工字型钢梁连续10跨,跨距15米。
目前未查到两书数据的原始出处,求证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和孙保锋未有结果。比对分析,两书描述都不全面,有不确之处。连续10跨之说,应为8跨,东西向跨距6米较为准确,未见工字型钢梁。车库一侧至少停放八辆机车,两侧可达16辆。据跨距6米计算,左右半部各约50米长,总长度超过百米,宽度至少50米。就是说,这个机车车间,有采光的车间和无采光的车库相连,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
另外,其他同时期照片显示,1922年之前,组装的最后工序,将蒸汽机车锅炉与转向架合成(落车),是在室外吊装完成的。这与车间内景中未见专用天车,顶棚高度有限互为印证。也有室外作业修理机车的场景。
办公大楼上没有德文,证明已经是日占时期。
《四方机车车辆厂志1900—1993》未记载机车车间位置及结构、面积、设备等,只记载德占时期设机车修理场,承担胶济铁路23台机车组装和修理任务。
厂志记载, 1914年接管工厂后,日本人修复受损厂房,扩大厂区,改建、扩建、新建厂房。至1922年有12场,其中的装配场、制造场应该为机车组装与修理车间。这个时期承担胶济铁路99台机车、1725辆客货车的组装修理,产能有较大富余。
从1930年底航拍照片看,原机车车间大厂房西南、东南出现两座大厂房,一座为五跨斜三角顶棚,一座为四跨正三角顶棚,高度明显提高,可能装有天车可室内落车,前面有标志性的多股道交车线。
厂志记载,1923年中国政府接收四方机厂后,陆续进行车间和厂房建设,将货车工场扩充成机车修理场,至1937年底第一工场(机车部分)5栋8750平方米,以最早的机车厂房5000多平米为据,5栋中应包括交车线前这一栋,它距后来的机车车间和交车线不远。
目前保存下来的机车车间,是日本为侵华战争增加产能,于1942年建成的,最具辨识度的是正面背面的阶梯外形。次年安装的60吨天车,据说是青岛市当时最大的起重设备。
此照片为车间背面。标注的是日本昭和年份。
这是解放前夕工厂濒于停产时机车车间门前一片凋敝的情形。
现在属于四方机车公园的这个厂房,最高部分右侧是六十年代为生产内燃机车,在机车车间老厂房一侧接建的。
(下)新中国四方工厂最有仪式感的生产空间
解放后,这里是机车制造的终点站,也是机车新征程的始发站,见证了工厂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动车组的落成与庆典,浓缩了八十年的机车历史记忆。
1949年11月开始,重要的名号机车从机车车间出厂时,都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
1949年11月抢修的“中苏友好”号在车间门口。
1950年9月27日“国庆周年”号在车间门口剪彩。
1952年8月1日在车间门口举行“八一”号落成仪式。
1966年这张车间门口近200人的合影,标志着四方机厂蒸汽机车时代的结束。
1964年东方红(1)型大马力液力传动机车试制成功。
1969年9月28日,5000马力内燃机车“东方红(4)”型出厂。
1970年9月首批内燃机车出口坦赞暨国庆献礼大会。
机车车间最壮观、经典的场景,是落车总装。
五十年代蒸汽机车在车间内落车。
1959年第一台”卫星“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落车。
1977年东方红21型机车在吊装柴油机。
工厂版画家魏新民作品《落车》,曾刊登在《青岛日报》等报纸,在臧杰著《青岛美术史稿》中留下记录。
九十年代末最早一批研制生产的动车在机车车间落车。
2000年之后,机车车间承担了一些重要的出口和试制任务,2014年后淡出生产体系,逐渐归于沉寂。
中下部大长方形为机车车间顶部, 1985年拍摄。
车间前的蓝色平顶建筑为新建工棚,2015年拍摄。
2021年,车间内外在保护性整修中。
厂内建筑在百余年中多处拆建,机车车间以标志性外形和超大体量,八十年来始终傲立老厂区。随着老厂区逐步搬迁,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它幸运地保留下来,得到修缮保护。作为重要的工业遗存和新公园的主题建筑,它又承担起连接昨天、今天、明天的责任。(文 张同俊 杭文 图 于涌 张成 郭明华《城市影像记忆》公众号)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