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九大行动!《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火热出炉,山东港口再迎重磅“利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7日讯 日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九大行动纲举目张,强力启动山东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通篇梳理后不难发现,“港口”在《行动计划》中被提及20余处,“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行动”更被单列为九大行动之一,显示了不同寻常的分量。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面对新机遇,已经跻身世界港口集群前列的山东港口,应该如何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找准新坐标,交上新答卷呢?

关键词:陆海联动—发挥“棋眼”和“平台”效能

《行动计划》指出,要“提升港口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疏港铁路向堆场、码头延伸”,“推动威海与韩国仁川之间海港空港‘四港联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港口既是出口的衔接点,也是进口的衔接点,应该沿着大通道、大枢纽,构建起密切的产业链联系,提供供应链服务,最终创造港口新价值,步入全新的港口布局发展新阶段。

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上的山东港口,其向海向陆的天然禀赋自不待言。经过两年多一体化改革,山东港口围绕“港通四海、陆联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目标,逐渐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港口能级不断提升。2021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同比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航线总数超过310条,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开发建设内陆港26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76条,海铁联运量突破256万标箱,领先全国沿海港口。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主业的厚势积累,山东港口还以港为媒,组建了金融、航运等12个专业板块集团,推进从产业链到产业生态圈层的递进升级,提升航运综合服务功能,以“虹吸效应”吸引更多货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港航优势资源集聚。2021年,山东港口新兴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6.6%、19.7%,展现了蓬勃活力。

依托雄厚力量,山东港口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功能优势必将不断放大,枢纽作用将愈加凸显,在“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拥有坚实产业基础、GDP已跨越8万亿元大关的山东省,选择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山东港口,成为推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深度融合—港产城共生共荣

《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具体是“实施新一轮港口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专业化码头建设,推进老港区更新改造”。

山东港口成立以来,主动提出“三个更加”“三个满意”,将港口优势注入城市经济,当好城市经济发展的“金牌合伙人”,其业绩可圈可点。比如,以项目为支撑,与山东省16市开展战略合作;积极融入、主动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加快推进山东国际航运中心、青岛邮轮母港启动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山东港信期货公司、山东港云数科公司成功揭牌等,拉动外贸进出口额超过2万亿元,累计纳税39.86亿元,解决就业1481人。

近期,山东港口在青岛、日照进行了百亿投资量级的港产城融合项目开工,预示着新一年山东港口正围绕港产城融合持续发力。据了解,下一步,山东港口还计划主动融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山东自贸区等功能区,持续构建高端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促发展;积极实施青岛港大港港区、烟台港芝罘湾港区、日照港石臼港区东区等老港区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和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中转分拨基地等。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志强所说,“港口与城市相互链接、互动融入,城市是港口的强大依托,港口是城市的强大动力。”山东港口与山东省各市的亲密握手,将为更多城市注入蓝色经济动能,而山东港口也可以从中汲取更多资源和力量,走向更大领域、更深层次的港城共荣。

关键词:科技赋能—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

《计划》指出,要“深入开展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加快自动化码头、智慧管理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实施山东省海上风电建设”“建立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风险清单”“打造智慧绿色平安港口”,并为山东港口标画出2025年以前实现“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专业化码头作业基本实现自动化”“港口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比重达到60%”“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0亿吨、4000万标箱”的节点线。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认为,“港口智慧化、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港口、航运生产效率还有潜能可挖,不通过数字化、智慧化降本提效,将很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事实上,过去两年多,作为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山东港口以创新为“关键变量”,以科技赋能港口,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比如,山东港口与华为、SAP、阿里云等高科技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在行业内首创“1+N”智慧港口顶层设计,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空轨(示范段)建成,日照港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功落地,烟台港“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全球首创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正式发布,渤海湾港全球首台自动化门机正式投产,集装箱无纸化管理系统在国内兄弟港口推广应用,“风光储氢”“智慧大脑”“云生态平台”“5G区块链”等加快推进。在今天的山东港口,自动化导引车、无人上杆、无人桥板头、智能化理货等技改项目普遍应用,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码头上人机分离让本质安全更有保障。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智能洗箱机器人”,智能梯口值守设备等防疫“黑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绿色低碳环保领域,山东港口率先破局港口“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高效推进清洁能源应用,与国家能源、国华能源签约推进海上风电,打造山东海上风电母港、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示范港和“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示范港;“氢能源、氢动力”、油电拖轮、换电重卡,码头岸电系统、港区充电桩建设等绿色环保项目持续推进。

经过两年多的厚积薄发,山东港口正在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领域“出成果、出经验、做示范引领”,其发展方向、思路与《行动计划》高度契合,前景广阔。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随着《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的逐步实施,可以预见,山东港口必然提速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步伐,为海洋强省乃至海洋强国提供更强的蓝色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通讯员 张矛)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