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育苗”,2022年青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望超过6400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7日讯 日前,青岛市科技局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今年我市科技工作将着力抓好战略科技力量、海洋科技产业、企业创新主体、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服务等重点任务,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标杆。今年我市将建设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争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6400家,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至65%;完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和经费分配机制,争取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提升至90%以上。

新培育100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

青岛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这座城市最为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我市将着重突出海洋科研优势,发展海洋科技产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为主线,实施透明海洋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招引一批领军科学家团队,积极争创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围绕大数据、海洋高端装备等方向,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培育涉海科技型企业,实施“海创计划”,围绕海洋高端装备、海洋信息、海洋医药等方向,挖掘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新培育100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推动2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搭建海洋高端创新平台,发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作用,统筹中科院海洋创新资源,打造空天海地一体化观测网络等设施;建设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打造国家级海洋气象产学研综合示范基地;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哈工程海洋无人装备产业基地、山东省智慧海洋大数据平台等建设,加快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攻关海洋关键核心技术,设立海洋科技创新专项,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海洋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

争取90%以上市级科创资金投向企业

企业理应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今年我市将构建更加完备的梯次培育体系,不断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育苗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遴选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培育,储备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队伍;推广实施科技创新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服务;强化前置辅导,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帮助企业按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健康发展,争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6400家。

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服务,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争取新建研发机构7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至65%。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在科研立项、创新平台、科技奖励、科技金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做实上市服务联盟,集聚国内一流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搭建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平台,争取新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完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和经费分配机制,加快人才、项目、平台、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争取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提升至90%以上。

实施“强链计划”着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战略性力量。今年我市将强化科技支撑引领,着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实施“强链计划”,聚焦重点领域系统化布局,全链条、一体化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示范;设立未来产业培育专项,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加速孵化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重点科技项目,推动国家级材料应用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产业平台、山东大学(青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项目尽快落地;争取科技部“部市联动机制”支持,定向布局仪器仪表重点专项,推进科学仪器产业园建设。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推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下一代列车轻量化关键技术研发;围绕电子测量、智能家电、橡胶等优势领域,争建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布局长寿科技康养综合体,推动省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

我市还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引育具有国际视野和资源整合力、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动引进小米谷仓、清华启迪等科技服务领域头部企业,建设孵化加速基地;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争取新增技术转移人才100人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0亿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