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政策扎实落地这项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把科技政策扎实落地这项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谈科技创新热点问题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要以科技人员为中心;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作为创新的主体;中国能够成功控制疫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

在8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就当前科技创新热点问题,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

王志刚表示,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在产出方面,推动一批高新技术成果涌现的同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7万亿元。

“政策是导向,政策是动力,政策也是保障。”王志刚指出,我们今年要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必须把科技政策扎实落地这项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在政策、法律方面,我们要进一步优化,以科技人员为中心,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等重点来推动落实。”王志刚表示,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来抓落实。科技的活动主要是人的活动,需要一批掌握着高技术、高水平的人才投身科技、热爱科技,在科技上大有作为。

青年是整个国家的未来,也是科技的未来。王志刚介绍,让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我们开辟了专门的青年科学家项目,让他们能够早有机会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一展身手,推动国家事业和个人成长共同进步。

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企业这个市场主体必然要成为创新主体。王志刚介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9%是由企业牵头或者企业参与的。高铁、5G、核电、新能源汽车以及科技冬奥、抗疫,很多都是企业在其中发挥着牵头或主力作用。

“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大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作为创新的主体,只要自己能够有这个能力,就会在国家层面上提供机会。”王志刚说。

“中国能够成功控制疫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王志刚介绍,在疫苗方面,原来有3个灭活疫苗、1个腺病毒载体疫苗附条件上市,今年又有1个重组蛋白疫苗附条件上市。还有2条技术路线取得积极进展,一个是mRNA疫苗,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另一个是DNA疫苗,也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

“在药物研发方面,1个中和抗体药已经附条件上市,还有3个小分子药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另外还有一些中和抗体药、小分子药、中药,都在积极研发中,表现出很好的前景。”王志刚介绍,目前还在积极研发广谱药,鼻喷式、吸入式疫苗等。(综合新华社消息)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