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首届手造节·大咖说④|鲁汉:能够进入年轻人生活 是当代手造立身之本

点击图片进入大赛专题,看青岛手造视频,上传作品

让传统遇见创新,让创意遇见美好,让手造走进生活。

按照山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部署的“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的具体要求,为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市总工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青岛市手工艺协会、观海新闻、智慧青岛、齐鲁工惠承办的青岛首届手造节·青岛手造创新设计大赛启动。

“青岛首届手造节·青岛手造创新设计大赛”欢迎手造行业从业者、手造文化爱好者以及广大热爱创新、创造的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共同激发手造创新热潮,促进手造产品与数字科技、智能制造、金融、新材料应用、新消费等深度融合,让手造文化赋予这座城市一份新的人文内涵,让手造产业为这座城市注入一股新的发展活力,让青岛这座品牌之都擦亮“青岛手造”新品牌。

关于“青岛手造”,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本期我们采访到的是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青岛手工艺博物馆馆长鲁汉,听他讲述对于青岛手造以及手造文化产业的见解。

鲁汉

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青岛手工艺博物馆馆长

青岛地区的传统手造有很多,比如饽饽榼子、泊里红席、大欧鸟笼、平度年画等,都是比较出类拔萃的。当代手造中,青岛的衍纸在全国是领先的。青岛是品牌之都,所以打造手造品牌有非常好的基础,也有非常强的实力。而且青岛是一个融传统与当代为一体的大都市,所以传统手造和当代手造应该比较容易融合、衔接,形成文创品牌。

青岛手造文化的优势在于当代手造。因为青岛的近代发展史比较独特,很多东西方的手造技艺或手造理念可以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在青岛这样一个开放现代的都市里得到充分展现,而传统的优势项目如何在当代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非常关键。

非遗也是一种优势。国家重点进行非遗保护工作已有16余年,现在已经从原本的挖掘、保护上升到另外一个层级,就是创新、创造、融入当下生活,这个非常重要。能够在当代生活中生根发芽,是它能够继续得以传承的一个根本。

创新发展,真正的试金石就是市场。市场做得好,能够进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非常重要。我们之前做了很多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企业等活动,更多针对比较有闲暇时间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较少接触到年轻人。青岛手造要能真正立得住,能够真正“造血”,实现自我生存、成长,甚至成为品牌,一定要能够进入年轻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这才是当代手造的立身之本。

当下,青岛城市文化的挖掘、保护,正处于攻坚阶段,也是关键阶段。老城区的城市更新,是保护青岛历史、展示青岛特色的非常关键的工作,这是青岛城市文化发展和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岛的特色是它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近代发展史。只有老城区保护好了,城市文化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现在好多城市同质化,导致城市个性缺失,而城市的个性,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模样。

国内手造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值得借鉴。故宫文创,应该是目前文创的天花板了。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实现活态利用,非常关键。青岛有很多文保建筑、文物储存、非遗项目等,真正让它们活态发展、活态利用才是根本。深圳和上海的新理念,特别是文创、手造的市场应用在国内领先一步,我们要学习这种开放性的思维,还有传统和当代的有机转换、转化和融合。

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要有新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它们能够自我生存下去,否则就只能进博物馆,就是所谓的“木乃伊工程”。所以能不能活态利用和转化,这点非常重要。

说到商业性开发和保护传统手工艺,是一对矛盾,但这个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如果能够利用好,可以相得益彰。传统的手工艺走到今天这样一个商业时代,需要进入流通领域,这样才能检验它是否符合当代的生活和当下的审美。反过来,商业模式又能促进传统手造的创新发展。我极力赞成传统手工艺重回当代生活,包括进入商业流通领域,这是它的生存之道。文创的创新性发展做的好与不好,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试金石,比如青岛的饽饽榼子、糖球制作技艺,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市场又会反过来会要求传统手工艺具备一个什么样的价值属性,如果具备,传统手工艺发展就会一直生机勃勃。

扫码了解更多大赛详情

(智慧青岛记者 赵振宇 王恬恬 张倩 通讯员 于敏 李梅)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