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重磅名单发布。
3月22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全省共有13个产业集群入选。青岛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两个产业集群上榜,彰显了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不俗实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时期,是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关键期,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格局新优势,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之举。
青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持续增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动力。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4.5%。
青岛在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中的位置愈发突出。目前,青岛已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北汽新能源汽车、空客直升机等一批重大引领性项目落地,卡奥斯入围全国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
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目前,青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独立入选集群数量并列全国城市首位;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电力装备等10个集群入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
此番,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标志着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级、省级集群梯队加速形成,集群化水平不断提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01、变压器、稳定器、助推器
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其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对未来产业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速度和效益等具有长期的、全局性的和决定性的影响。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日益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确立自主完整的产业链、进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选择。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那些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安排部署。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依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趋势,对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物力、人力、财力、平台和体制机制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同时明确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来推动经济体系升级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山东在谋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不断加码。2020年3月,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1年)》,提出建设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区发展目标。
2021年7月,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其中,多次“点名”青岛,赋予青岛一系列任务和机遇——
着眼于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青岛轨道交通装备等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推动青岛节能环保等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和综合竞争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支持青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之都;
支持青岛高水平建设中国软件名城;
加快建设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壮大青岛等两大区块链产业集聚区;
建设青岛“东方氢岛”;
支持建设青岛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基地:
……
新一轮产业机遇期已经到来,以“战新”为牵引,青岛产业正加速迭代。
2021年9月印发的《青岛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现代海洋和生物等9类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出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攻克并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市场活力迸发的产业发展新生态,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02、工业互联网,先发优势正形成
从2018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0年被确定为新基建重点方向之一,“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今年第五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150家,平台服务的工业企业超过了160万家,“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全国已经超过2000多个,对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互联网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成为加快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关键驱动。
青岛锚定城市发展新赛道,以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为目标,发布了工业互联网领域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布局新基建、推广新模式、融合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围绕12大类63个细分小类发布1300个“工业赋能”场景,打通数据通道,提速互联网络建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全面发力工业互联网发展。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青岛8个项目入选,占全省入选总量的40%。截至目前,工信部累计发布“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40个场景,青岛入选4个场景,占比10%。2021年山东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中,青岛在143个入选项目中占据31席。
随着“工赋青岛”专项行动不断深化开展,企业逐步尝到了工业互联网改造的“甜头”。仅2021年,市级工业赋能(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便多达103个;有3561家企业使用了工赋平台,新增工业产值超过210亿元。“工赋青岛”模式开始辐射全国,在四川德阳、安徽芜湖等城市实现复制。
从产业集群层面看,青岛市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以“东园”“西谷”“北城”“芯谷”“芯园”“链湾”为载体,构建了“双核驱动,多极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全面覆盖了IOT装备、工业软件、网络安全、前沿技术等产业链环节,构建了包括研究机构、学校、协会联盟、金融、应用企业等在内的产业服务生态。
青岛加快构建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2020年,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达到2300亿元,全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53.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4.6%,企业实现运营成本平均下降27%,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6%。
集群生态日趋完善。青岛以1833家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为基础,打造了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全新产业链,为工业互联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已形成明显的先发优势,成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03、集成电路,北方新高地正崛起
集成电路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小到电脑、手机,大到汽车、地铁、高铁等,没有集成电路产业支撑,整个信息社会就会失去根基。
近年来,国家对集成电路的重视程度史无前例,政策持续加码。为鼓励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国务院先后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科技计划,推动国内自主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集成电路成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点领域,支持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发展。
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定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较为完善的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及支撑配套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链格局。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
青岛以工业立市,以制造业闻名,但很长一段时间,“缺芯少面”的困扰一直存在。
青岛自2017年开始布局半导体产业,随着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半导体产业方面实现较大突破。青岛市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青岛已落户项目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等领域,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共111家。
从区域分布看,青岛市基本形成以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即墨区为核心,带动城阳区、莱西市、高新区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青岛市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发展,已落户项目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021年以来,青岛在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上不断取得突破——
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投产,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8寸厂投片,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项目开工,惠科半导体项目正式投产,华芯晶元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晶片衬底项目启动建设,海信正式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
目前,青岛正酝酿出台推动集成电路提速发展的新政策——《青岛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正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措施都很实,很接地气,指向精准,将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助力。
根据有关规划,青岛将以IC制造业为核心突破口,完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抢抓国产化替代先机,以行业应用为牵引超前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设计、制造、封测,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和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水平,构筑青岛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比较优势,打造中国北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高地。
继2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之后,又有2个产业集群入选省级名单,表明青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条新赛道上具备相当的实力,并且已经取得先发优势。
也要看到,和全国一样,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高端医疗设备、机器人核心部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还比较缺乏,生物医药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体系尚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型领军企业数量较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短板弱项就是发力方向,就是发展空间和潜力所在。锚定破解“卡脖子”问题、夯实产业基础这一核心任务,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锻长板,补短板,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实现更多突破,为青岛产业升级、重塑辉煌注入强大推动力,为城市争先进位带来更大底气。
作者 | 观象君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