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每周一评:“实”字当头 “干”字为先

“实”字当头 “干”字为先

特殊的历史维度,铸就了不凡的开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岛又踏上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征程。

环环紧扣、层层落实,夙夜在公、只争朝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刚刚闭幕,市两会又接续召开。会议紧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市党代会提出的“一二三四六十”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凝心聚力抓落实,拿出事争一流的志气、改革创新的锐气、善作善成的底气,用不懈奋斗干出新业绩、创造新未来。

实干是成就事业的法宝,是实现美好蓝图的必由之路。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我们提出宏伟目标的同时,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都提出了高远的目标;宁波、无锡、郑州、长沙等城市也高定位谋划未来蓝图,可谓是心气高、干劲足、目标大。

城市间的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想更好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重任,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就必须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夙夜在公、实干争先的责任感,树牢实践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形成干事创业的宏大画面和生动场景。

实干是担当作为的重要体现,是攻坚克难的必然选择。

实干与担当,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离开实干,再漂亮的口号也是空中楼阁,再有分量的担当也难以落地生根;没有担当,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实干。

目前,与国内第一梯队城市相比,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还不够高,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有差距;实体经济还不够强,新培育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偏少,新兴产业引领作用偏弱,创新驱动发展存在不足;城市综合承载力还有短板,空间布局有待优化,老城区改造仍有不少欠账,功能品质亟需提升;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所有这些,都迫切地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主动用实干挑起担当,用实干补齐短板,在落实责任和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意识、检验进取精神。

实干是落地见效的重要尺度,是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

说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市党代会擘画的美好蓝图和市两会确定的任务目标,能否如期完成、早见成效,都要靠实干来实现,用实绩来检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五年不短,我们要树立实践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新起点新征程,只要我们“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咬定目标不放松,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篇章!(青岛日报评论员)

青岛日报2022年4月18日1版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