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侧记:打造经济新引擎,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热点聚焦

打造经济新引擎,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侧记

聚焦中心议大事、聚焦热点建真言。17日上午,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发言围绕创新驱动、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等“两会热点”,凸显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政协委员们建言资政的履职担当,为青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共商大计、共谋良策,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打好创新能力提升硬仗,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委员们围绕人才、环境、政策等科技创新资源要素进行了大会发言。

市政协委员、民盟青岛市委会秘书长陈洁建议,要促进创新要素叠加聚集,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注重发挥高校对科技中心的支撑作用。此外,要积极营造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氛围,确保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高效推进。

市政协委员、思迈 (青岛)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在发言中提到,要利用科技创新为民营经济发展导入“催化剂”,进一步创新完善机制,以政府服务的“加法”做出企业发展壮大的“乘法”。要搭建人才引培平台,完善科创惠企政策,打造产学研用闭环,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让企业真正成为“引育留用”的主体,为科技创新带来“动力源”。

谈起近期流行的“热词”,一定少不了“元宇宙”。市政协委员、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晓东建议我市抢抓机遇,提前统筹布局元宇宙产业,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将元宇宙产业发展与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战略深度融合,率先布局产业元宇宙生态,促进元宇宙相关产业发展。

高起点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突出“枢纽型”发展导向,放大开放通道作用,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强化国内外市场链接功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纳入2022年需要重点做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中。

大会发言中,“开放”成为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市政协委员,民革青岛市委会副主委、市财政局副局长李红提出了“打造‘中国面向日韩和 RCEP 成员国深度开放发展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的建议。她认为,要建强政策、金融、服务等“软环境”,提升合作的体量和能级。进一步发挥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以及日韩“国际客厅”等开放平台的叠加优势,依托商协会等机构,搭建贸易新平台。

青岛在整个黄河流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青岛应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加快推动青岛港由物流港向贸易港转型,着力打造一流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城市。”黄岛区 (西海岸新区)政协主席逯鹰建议,要增强辐射黄河流域贸易功能,打造沿黄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建立黄河流域政、关、港、站、企多式联运合作机制,以山东港口青岛港为龙头, 加快综合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建设, 培育黄河流域多式联运市场体系。

彰显特色让青岛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聚力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实现新提升”,委员们在发言中结合前期调研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

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如何让历史城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形成“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口碑效应,市政协委员、民进青岛市委会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路彤在发言中给出了她的答案: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管理。深入挖掘具有青岛特色的街巷院落,让中山路、小鱼山、八大关、即墨古城等景点多一些人文气息,不断挖掘和打造历史文化特色片区,打造市民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秘书长王波则将“低碳”概念引入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他提出,城市更新规划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设置灵活性的绿色低碳更新规划和指标,同时科学配置不同功能定位街区,满足城市运营低碳化。要加强城市更新和绿色低碳金融政策叠加,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和有差异的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撬动更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城市更新建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蔺君妍)

青岛日报2022年4月18日5版(点击版面查看全部内容)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