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天河小学:创新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2日讯 “这几棵菜是我种的,我经常过来给它浇水松土,希望它快快长大 。”在青岛市城阳区天河小学,六年级四班的赵悦颖和同学们趁着课间休息,正在悉心照料刚刚萌芽的小幼苗。

从“笔尖”走到“田间”,城阳区天河小学充分利用校内空闲区域,专门开辟出一块别致的小菜园,组织开展校内种植活动。松土、播种、浇水、施肥 ……蔬菜种植的每一环,孩子们都亲身参与其中。

让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城阳区天河小学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劳动育人体系,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各年级分段开设劳动教育课,制定教学计划和详细的教学方案,将相关专题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使基本生活技能融入劳动课堂。”校长李新波说。

据介绍,学校在常规课程中多方面融入劳动教育,把学科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开发成为劳动教育的背景性资源,通过筛选其中与劳动相关的教学素材,实现劳动教育与各个学科进行有效整合,构建起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劳”在常态化的教育教学中得以渗透、落实。

劳动教育不只在“田间地头”,根据学段特点,学校相继组织刷碗、收餐盘、擦地、擦桌子、洗菜等餐厅帮厨系列活动;组织各班制定班级卫生值日制度,开展校内“文明一起走”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将“悟孝”内容与劳动教学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悟父母之爱,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吸取灵感、引领价值导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得到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

此外,学校还致力于搭建劳动与科技相融合的教育平台,录制劳动教育课程,创新校内劳动教育机制,大力促进航模实验、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小组活动,促使学生科技探究与劳动能力的共同发展。

劳动教育要“入心”,离不开学校家长携手护航。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家庭条件、生活需要等,学校精心设计校本劳动课程的单元内容、目标任务,以成果展示、表扬激励等办法,改变部分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爱劳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不怕劳动、愿意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习惯。“这个年龄段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些劳动学习,对他们的成长和习惯养成而言,意义非凡。”家长姜桂平说。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劳动课程的优化和实施,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加大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做实、做细校园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好少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通讯员 徐婷)

责任编辑:刘锟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