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不久前,一根小小的软管引发了青岛市民的关注。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家里的橡胶软管,使用寿命短,易脱落、开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今年1月,经市政府同意,市城市管理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将免费把居民室内橡胶软管更换为更安全的不锈钢波纹管。财政共投入资金约1.8亿元,约266万户居民受益。这是全市首次大范围免费更换橡胶软管,也是聚力保障改善民生的典型案例。
民生是有刻度的,公共服务是鲜明体现。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具体的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涵盖衣食住行、养老教育、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安全稳定等各个方面。近日,《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青岛标准》),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其中涉及10个方面、23个大类、95个服务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单位,确保标准可落地、可执行、可见效。换言之,《青岛标准》明确了这座城市民生的刻度,更有利于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民生是有温度的,市民有着清晰的感知。一根小小的软管,能让市民感觉温暖,是因为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部门以“服务员”的姿态,想到了前头,干在了实处。制定出台《青岛标准》,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但要真正增加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键仍然是将各项标准落到实处。一方面,需要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各种形式,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实施效果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完善,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动态调整。
民生是有厚度的,“账本”后面是情怀。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为群众办实事是最大的本事。要为群众办实事,更需要打好“铁算盘”,算好“收支账”,做到量入为出。从“保、提、增”三个维度考量,研究制定的《青岛标准》,确保内容无缺项、人群全覆盖、标准不攀高、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为了确保“达标”,青岛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2022年城市账本继续向民生倾斜,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把有限的财力用到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领域,用到群众生活最关键的环节。这样一种厚度,彰显的是浓浓的为民情怀。(王学义)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