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9日讯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向阳红01”科考船完成“2022年西印度洋海洋底质和底栖生物调查航次”,于近日靠泊三亚南山码头。本航次在调查中取得最长岩芯样品19.3米,创专项柱状岩芯取样最长纪录,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在印度洋所取的最长岩芯。
本航次是“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二期)”专项重点任务之一,通过在阿拉伯海区开展海洋底质与海洋生物调查,揭示沉积物与悬浮体的物质组成和分布规律,了解底栖生物和沉积物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和分布格局,揭示末次冰期以来区域构造活动和古气候演化历史。
本航次顺利完成了沉积物取样、底栖生物调查、CTD调查、沉积物捕获器回收、深海三脚架回收、OBS回收和布放、多波束和浅地层测量等多项内容,特别是在航次中形成了重力活塞沉积物长岩芯业务化取样能力,取得最长岩芯样品19.3米,创造新纪录。
本航次调查区位于西北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敏感区,大气-海洋-陆地耦合关系密切,航次调查成果对于认识末次冰期以来印度季风演化历史、海底古河道形成和变迁过程、印度洋偶极子演化历史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