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进位!市委常委“坐镇”,青岛这个专委会敲定高新区一系列“大事”

国家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火炬”和“引擎”。“火炬”亮不亮、“引擎”强不强,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国家高新区今年正当“而立”。经过30年的发展,青岛国家高新区已形成“一区九园一带”发展格局,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站在“三十而立”的关头,未来的路往哪走?怎么走?清晰的答案就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中,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部署中,在《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

5月10日,青岛召开2022年青岛市国家高新区管理专题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布《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试行)》和《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试行)》。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工委书记、高新区专委会主任耿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明确提出,青岛国家高新区各项工作都要朝着“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的方向努力,要做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旗手”,做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做湾区科创走廊的强核心,要建设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确保青岛国家高新区进位争先。

可以说,这是青岛国家高新区紧扣青岛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自身角色的“再清晰”,对功能定位的“再明确”,对时代使命的“再强化”,对进位争先的“再加压”“再发力”“再提速”。

眼下的青岛,正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奔赴新的城市愿景。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青岛国家高新区惟有高举“火炬”,让“火炬”燃得更亮,才能引领城市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01、角色“再清晰”、使命“再强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1992年5月,青岛高新区获批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今整整30载。在而立之年的高新区专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有这样一个细节,原定上午9点召开的会议,与会人员早早来到会场,08:58即已开始了议题,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扑面而来。

这种紧迫感其实并不意外。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胜利闭幕以来,涉及人才、产业等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接踵而至。青岛国家高新区作为青岛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开放高地,理应成为贯彻落实全市决策部署、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军”。

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的十项重点工作中,当务之急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而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也明确指出,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就是要释放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表明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的鲜明态度。

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青岛国家高新区要成为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旗手”,坚持“实体立区、产业强区”,加快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助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创新引领未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提出“加快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站在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青岛国家高新区要做青岛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强化担当作为,“一区多园”各园区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的科创动能。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抓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就是抓国家高新区的建设。这一点,从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高新区工委书记、高新区专委会主任,高规格领导推动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上即可体现。

在过去30年,青岛国家高新区对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新的起点上,其使命只能更重、责任只能更大。

今年以来全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三十而立”的青岛国家高新区指明了下一步前行的方向和路径。惟有对自身角色“再清晰”、对功能定位“再明确”、对时代使命“再强化”,对进位争先“再加压”“再发力”“再提速”,国家高新区才能不负盛名、不辱使命。

02、每颗珍珠都要有自己的光彩

每一颗珍珠熠熠生辉,整个项链才能光彩夺目。“一区多园”组成的国家高新区,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

半个月前,全市10位区(市)委书记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擂台比拼”。而在今天的会议上,高新区“一区多园”各园区亦是围绕贯彻落实全市重大决策部署和一季度园区双招双引、实体经济发展、产业链培育、科技创新等情况,说工作、摆问题、找原因、亮目标、谈打算。

从各园区一季度的发展数据来看,青岛国家高新区在全市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领跑”作用。

以胶州湾北部主园区为例,一季度,主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16.3%,跑赢全市(6.1%)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同比增长14%,亦远超全市平均增幅(6.8%),其中,四新经济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3%,增长66.2%,实现“开门稳”“开门红”。此外,主园区一季度签约引进优质项目27个,总投资66亿元。规上企业研发费用达到4.2亿元、增长25%以上,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到2454件、增长34.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31.6%。

然而,园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较为明显。

会议上,各园区与会人员直面问题,自我“揭短”。有的园区提出“业态陈旧,定位逐渐偏离时代”,有的提出“产业规模偏小、资源要素不集聚”,还有的提出“园区规模小、空间有限”。

以问题为导向,大家积极提解决思路、建议、举措,其中包括针对性地开展提质升级行动,盘活存量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平台优势、推动重点项目上实效等。

可以看到,各个园区都在积极寻找破解问题的路径,结合青岛新的城市愿景和所在区市的发展目标,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03、从更注重“质”,变为“量质并举”

国家高新区建设得好不好,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是最直观的说明。

据统计,2021年,青岛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333亿元,占全市比重16.5%,完成工业总产值3596亿元、营业总收入5230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417家,占全市比重25.51%,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1798家,占全市比重28.4%,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可窥一斑。

在今年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青岛国家高新区位列第16名,比上年度前进4名,在各高新区“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激烈竞争中,这个进步亦属难得。

实际上,青岛国家高新区在2016年也曾跻身全国第10位,后来一度下滑到2020年的第20位。对此,第三方战略咨询机构指出,前些年青岛国家高新区排名出现下滑,评价指标体系调整是外因,发展有短板是内因。

科技部在2020年调整了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以前更加注重“质”,现在则注重“量质并举”,对于经济体量、企业营收占比、高新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明确了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与全国排名靠前的国家高新区相比,青岛国家高新区经济规模和体量偏小,资源集聚能力不足,新培育引进的大企业、大项目偏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引领作用偏弱,营商环境仍需提升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另外还存在“一区多园”发展不平衡,各行政区易引发同质化竞争等挑战。

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2021年以来,青岛国家高新区找准痛点、堵点,锚定“奋斗五年、重回前十”的目标,奋起直追。

从顶层设计上,青岛在2021年7月出台《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决策机制、工作机制、考评机制和统计监测平台相互衔接的“3+1”管理机制,强化全域统筹理念,同步建立高新区“一区多园”与所在区市、有关功能区协同发展工作机制。

启用高新区“一区多园”智慧管理平台,建立了大数据中心,构建了园区科研机构、企业、科研成果等数据库,刻画了“一区多园”产业图景,数字化展现了青岛“一区多园”辖内产业资源的数量、分布、趋势,聚焦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资本以及发展环境,通过精准导入政策和资源,吸引和培育各类科创要素在高新区集聚,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04、培育“后备军”扩容,打造“尖兵”提质

如果说《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是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协同,把高新区“一区多园”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那么今天会议上发布的《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试行)》和《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试行)》,就是在细化举措上推动“一区多园”的“扩容”和“提质”。

如今的青岛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涵盖胶州湾北部主园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青岛科技街、市南软件园、蓝色硅谷核心区、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青岛(胶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青岛轨道交通示范区、青岛未来科技产业园在内的“一区九园一带”发展格局,地跨市南、市北、崂山、城阳、西海岸等区域,总规划面积达到467平方公里。

今年青岛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探讨把李沧、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区市具备条件的高科技园区纳入“一区多园”管理体系,实现“一区多园”全域覆盖,让所有区市都有国家级高新区。

会议上,李沧数字经济园区、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胶北装备制造科技产业园、平度南村智能家电产业园、莱西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园区等拟纳入分园区“培育库”的“后备军”,展示了未来发展蓝图,每个区市都有“火炬”照耀的前景逐渐走进现实。

当然,按照《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试行)》,园区要想成为被培育的“后备军”,也有一定“门槛”,例如空间布局相对集中、产业基础较好、政策体系完善、创新能力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等。

根据园区准入退出机制,排名靠后的“后备军”将被警告,对连续两年评价不合格的“后备军”,取消“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称号。对于培育成熟的“后备军”,择机报科技部火炬中心,“转正”纳入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

除了培育“后备军”扩容,青岛还将打造“尖兵”提质。今年3月以来,相关领导走访市内较成熟科技园区,深入调研园区重点企业、主导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发现青岛科技园区普遍存在“链主”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空间利用率低、科技服务能力差、人才集聚度欠缺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新区专委会围绕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部署,紧扣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借鉴南京“硅巷”、深圳光明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天津市产业主题园区等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经验,出台《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试行)》,提出紧扣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计划3年内建设10个左右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简称“园中园”),建设成为集产业链集聚、企业培育、科技服务、金融支撑、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专业标杆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从存在形式上来看,“园中园”是要素俱全的科创“微生态”;从功能上来讲,它则是一支“尖兵”,要通过其带动作用,把国家高新区这个“先锋军”打磨得更加“尖锐”、更加“锋利”,真正成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劈波斩浪的“利刃”。

目标大,干劲足,措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而立之年再出发的青岛国家高新区,一定能把“火炬”举得更高、燃得更亮,在引领城市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作者 | 三木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